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王安忆新作《一把刀,千个字》出版 人间烟火中的时代变迁

来源:江淮晨报 2021-05-15 03:31   https://www.yybnet.net/

人民文学出版社近日推出了王安忆的第15部长篇小说《一把刀,千个字》。小说先期在《收获》杂志发表,一举荣登《收获》年度榜长篇小说榜首,在其他文学刊物和媒体的评比中也屡屡上榜,名列前茅。

这部作品成于2020年5月,是在上一部《考工记》两年之后。这两年间,世界上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肉眼不可见的新冠病毒。也是在这两年间,王安忆写出了这部在她的写作史上别有意义的长篇小说。

小说最初的动念,是上世纪70年代末,王安忆在《儿童时代》杂志的夏令营里的见闻,直到2016年,她到美国访学半年,流连纽约,才为心中的人物找到了合适的环境,让他在法拉盛的红尘里活了起来。王安忆说:我第一次去那里,便被吸引住了,身前身后的人脸,都有故事,有的找得到范本,比如林语堂的“唐人街”,比如白先勇的“谪仙记”,比如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70年代保钓运动,中美建交,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还有找不到范本,原始性的,单是看那写字楼电梯间里的招牌,不知道有多少故事的头尾:律所,牙科,相术,婚姻介绍,移民咨询,房屋中介,货币兑换。至于门面后的隐情,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刀”与“字”两种不同的立世选择

小说名字“一把刀”是“扬州三把刀”中讲究刀工精细的菜刀,“千个字”则取自袁枚《随园诗话》中对扬州个园竹趣的吟咏,“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尽管本书别出心裁地选择以“淮扬菜”为话头,其精致透彻一度使人以为这是一部像《天香》写顾绣、《考工记》写建筑那样的以文化遗产的渊源与传承为主题的作品。其实,这“一刀剁下,四溅起来的不是火花,而是‘字’”。尽管小说中不乏动人的饮食场景与精彩议论,终究指向的还是“人”。主人公陈诚的故事仿佛波澜不惊,但是手起刀落,我们看到的是竹影婆娑中沉甸甸的人生。

小说从陈诚在纽约法拉盛的中年人生起笔,展开了个体与血亲、时代、历史相互联结的大叙述。从上海弄堂亭子间到扬州高邮西北乡,从哈尔滨工厂住宅区到呼玛林场食堂,再到万里之外的纽约法拉盛。陈诚少小离家,寄人篱下,沉默内向。以往父母工作繁忙的时代,姐姐掌管家务大事,敢想敢做。父母的性格也如姐弟俩,父亲平稳持重,母亲活泼多思。一家人动静兼容,倒也和睦。

家庭生活轨迹的改变与社会动荡相关,陈诚被送到上海和嬢嬢相依度日。孤僻的嬢嬢给了他文化的开蒙和谋生的本事,他阴差阳错地入行肆厨,从此“薄技在身,走遍天下”,从未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他的人生开蒙从绣像本《红楼梦》、黄历、劳动与朴素热烈的草莽民间而来。经由一个人在历史中的成长,“刀”与“字”之间的张力,也打通了庖厨与刀笔两个不同的启蒙世界、两种不同的立世选择。

“情”与“味”人间烟火中的时代变迁

王安忆坦承自己是以“琐碎”著名的,“初写作时,不懂得挑选,拾到篮里都是菜,舍不得丢弃,像一个勤俭的农人,颗粒回仓。渐渐地,学会了鉴别,有的有用,有的确实无用,或者用处不大。并且,事物有大有小,大和小不能等量齐观。”随着生活经验的增长,还有写作的进深,王安忆变得越来越挑剔,一把材料在手,往往留得少,弃得多,这也是她近些年的写作,篇幅收缩的缘故。“倘若在过去,这部小说写得成30万字。过去初稿结束写二稿都是加法,现在是减法,减掉的越来越多。倒不是提炼的结果,而是对细节的要求严格了。但在这背后,还是对日常生活的爱惜,常情常态中,说不定隐藏着怎样的真理,需要花终身的时间去认识。”

正如同济大学教授王鸿生所说:“王安忆的写作历程已足够漫长,她与时代的纠缠已足够艰辛,但一次次能量再生,一次次化无形为有形,元气依然那么充沛,韵味愈加醇厚而绵长,我只能认为,她的活力好像还看不到尽头。”

在《一把刀,千个字》里,王安忆以热眼看向激进年代的深处,转过身去,认真记录下一桌又一桌难忘的饭菜。小时候与爷叔、招娣在钢铁厂职工食堂吃过的最像一家三口的一顿饭,最平凡的上海家常菜,令陈诚一生对那个钢火世界里的温柔乡魂牵梦萦。在扬州老家与玩伴分食咸鸭蛋、螺蛳和软兜豆腐羹,充满了童趣的吃法中也蕴含着物质紧张年代的惜物之心。“仿佛一线游丝,连接本乡”的软兜(即鳝鱼)更成为陈诚后来在美国遍寻而不得的乡愁。而到了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林场,又变成了东北火炕上热气燎人的大锅炖煮和热炒,年轻的朋友挤在一起,也滋养了姐弟俩在后知青时代最后的青春美梦。

饭菜的背后,是无限细腻的“生计”和有情的“结识”,毫无疑问,这是王安忆最为擅长的烘热的人间烟火气。无论是这些至情、至性、至味的吃饭场面本身,还是作家的笔力,都是动人的。主人公在这流水的人生筵席中,从自己的小家脱落,进入广阔天地,更内化了天南地北的风物、味道和手艺。“广纳博取,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小说中对“上海就是个滩”的判语,又何尝不是在描述陈诚呢?那些下沉铺底于革命年代的人间记忆与技艺,只属于他一个人,在残损的血缘纽带之外,赋予他另一座在舌尖上完足、阔大、超越的原乡。这流动的、日常的伟力,或将引领他通往“成为自己”的可能?

在王安忆的15部长篇小说中,《一把刀,千个字》的意义和价值,或许不在《长恨歌》之下。这需要读者和时间来验证,让我们阅读、等待。 晨报记者 侯梦梦

新闻推荐

“中国天眼”新发现开启脉冲星深度研究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有新发现。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基于“中国天眼”的观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王安忆新作《一把刀,千个字》出版 人间烟火中的时代变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