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水下飞天的舞蹈《祈》仿佛再现建安才子曹植名篇《洛神赋》的景象
近日,河南卫视的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火爆全网,尤其是演绎水下飞天的舞蹈《祈》,仿佛再现建安才子曹植名篇《洛神赋》的景象,又呼应了端午祈愿的民俗。这场电视荧屏“奇妙游”由《祈》《龙舟祭》《兰陵王入阵曲》《唐印》《医圣传人》《粽横一面》《丽人行》7个节目组成,共历时41分钟。截至目前,《端午奇妙游》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过35亿,48小时内19次登上热搜榜,视频播放量也已破亿。短短4个月里,河南卫视凭借《唐宫夜宴》《祈》等“爆款”创意节目不断刷屏,不仅形成了独具韵味的艺术语言和审美风格,也推动河南文化旅游再上新台阶。
“奇观”背后是创新与匠心
《祈》的表演者何灏浩化身“洛神”惊艳登场,她娉婷袅娜又不乏刚劲力度的绝美舞姿令观众心驰神往。荧屏上,每一帧画面浑然天成、养眼润心,展现出超现实的梦境之美,似乎随便截图都能当作电脑壁纸。虽然《祈》之舞较难在实体舞台空间再现,但电视艺术大胆突破创作惯性思维,营造出了动人心魄的视觉“奇观”。
“神作”“奇观”的诞生看似偶然,实则是厚积薄发,主创团队秉持匠心精神,打造出富有创意的传统文化精品。《祈》的舞蹈编创经过数轮修改,动作由唐代仕女的细碎慵懒变为“飞天神女”的大开大合,并以水和光为主体制作出美轮美奂的背景。
“水下舞蹈这条路很孤独,我不是天才,只能默默努力。”何灏浩6岁学游泳,曾是一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如今已从事水下舞蹈行业5年多。
排练和拍摄过程中,何灏浩必须长时间泡在5米深的泳池里,披着6米长的披帛,为克服浮力还佩戴了10公斤的配重。因每隔50秒换气一次,表演者得反反复复下水;摄影助理在水里泡了三天,毛细血管破裂,不断流鼻血;由于长期浸泡,许多摄制组成员还发生了失温、耳压逆向堵塞等问题。
创新从来不简单,《端午奇妙游》亦是如此。为了40多分钟的节目呈现,7个摄制组赴8个取景地,进行了20多天密集拍摄。
节日综艺成为现象级品牌
今年春节,一群娇憨灵动的“唐朝小妞”凭借“爆款”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舞蹈在妆容、服饰等方面还原唐三彩乐舞俑的形态,并通过虚实相接的舞台科技将灵动舞姿和国宝国潮融入,拉近了当代观众与历史的距离。
此后,河南卫视的《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用动画形式串联节目,融入河南文旅元素,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观感和回甘绵长的余韵。
《端午奇妙游》则创新采用“网剧+网综”的形式,以四个“唐小妹”的视角,延展出交错故事线,讲述《唐宫夜宴》前传故事。
与偏重呈现地方文旅特色的前作相比,《端午奇妙游》用奇思妙想将电视节目与赛龙舟、采草药、挂艾草等习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联系,使艺术创作更具深邃丰厚的人文情怀,让观众通过电视综艺追思先贤,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璀璨辉煌,传承着丰富的情感、独特的精神。无论身处哪个时代,人们都需要从传统文化和精神原乡中找寻内心的安宁与滋养。只要破解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密码,切中当下大众审美的需求,它就能再度绽放迷人光彩。专家认为,我国许多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应当沉下心来立足本土,深度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潜力,运用创新表达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地方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吸引力。赓续传统、与时俱进,让古老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可亲、可感、可触。
宣晶 据《文汇报》
新闻推荐
“丝路工匠”职业院校国际合作联盟网站平台具有四种语言展示、中外院校联动交流等功能31所中外职业院校入驻联盟网站平台
在“丝路工匠”职业院校国际合作联盟2021年年会上,白俄罗斯大使馆第一秘书波德科维罗夫·亚历山大现场致辞。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