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我都乐意对着地图乘坐公交车,而不喜欢“打的”。这样不光图省钱,而是为着更多地沾染那里的天气 、地气和人气,以便尽快融入到新的“熟悉”里。在国内是这样,来到这异国都市多伦多,更想这样。
儿子所居士嘉堡,位于多伦多城区之东隅,距离市中心热闹的“大街”上,还有较长一段路。自驾车来去倒方便,也就30分钟的车程,可我开头几次去逛街,都坚持要儿子陪着乘坐公交车。
那个双休日,儿子预先花了21加元,买好了10张公交车票。我们也无需准备什么,拿着车票就出发了。
先是来到住宅附近一个公共汽车站,它就在那条芬治大街上。沿 芬治大街径直往西,有一路公共汽车可达一个地铁站,在那儿再转乘地铁,就可到达大街上了。
据说多伦多市的公共汽车线路布局是很讲究的,因为这里的街道纵横走向很规整,而且所有大道皆能接通地铁口,所以每条街上都只专跑一路或两路车,方向一直向前,途中绝不拐弯抹角,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有人搭错车。
我们候车的车站上有个很大的玻璃罩棚,里面设有一排座椅,想必是供人避风避雨的。因为天气晴好,我们不必坐进去,只在一旁站了不多一会儿,所候的39路车也就到了。
我们拿出两张票上车,把它放进票箱后,却又从旁边的一个盒子里拿回两张票来。这就让我有些费解。于是入座后急着问儿子,儿子说,拿回的叫“换乘票”,用它可以换乘地铁 、有轨电车以及其他各路公共汽车,只要是顺向前进,不是逆向返程,都可以凭这张票随时换乘而不需要另外再买票,我们华人就把这叫“顺路一票通”,实在是方便。
想想多伦多的TTC(公交公
司),办事真还有点机巧。且不说乘车给人的方便,你就再看这辆车上,也是很见异趣的。两边车窗之上各有一根拉绳,牵着司机座前上方一个小铃铛。我正在琢磨着这是干什么用的,刚巧就见前排有人把那绳子拉了两下,司机似接受了小铃铛传达的信息,缓缓地就把车子给停了。看窗外,原是路边立有一根候车柱。据说,这地方虽不算车 站,但若下边有人在这柱下等候着,或者车上有人拉了绳,车都必须在此地停下,以便乘客上下车。
那个拉绳的人下车了,我却在心里暗笑:这么先进的一辆公交车,竟然用起如此原始的方式,加拿大人啊,也真做得出!正想着呢,又见车前方的候车柱下有人在候车,临近一看,竟还是个坐着轮椅的老头。于是我又琢磨,看这轮椅如何动作!谁料车刚停稳,开了门,变戏法似的,门下就已垫好一块斜梯板,司机则飞快下车去,轻轻推着那轮椅,稳当且顺溜,轮椅老头就上车来了……算开眼界啦!原来所有的“机巧”,都在想着让人更方便!
(7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