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于德清
于德清,新京报评论副主编,曾任新浪网评论主编。网络、媒体、文学三栖青年。
喜欢猜谜语的“童鞋”请听题:第一道题是20除以3,第二道题是1除以100或者叫做百分之一,第三个叫做9寸加1寸等于1尺,第四道题12345609,第五道题1、3、5、7、9,请回答,每道题对应的都是什么成语。
这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在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严肃点,这是广东华师附小今年小升初的题目。
本人或许确实不太擅长猜谜,看到这题也是抓耳挠腮半天。真不知道,那些参加考试的孩子们,又是何等郁闷着急。想必,那些出题的老师是特别有成就感的。不把大家逼疯,就不足以显示考生智商的低下,以及他们智力的优越,乃至他们教学水平的高明。
从网上的吐槽来看,大家在神题面前,似乎都感觉智商不够用。拿大人都弄不懂的神题考孩子,有什么意思呢?
这似乎不是什么偶然现象。前两天,我家孩子的同学参加北京某著名中学实验班提前招生,也遇到了堪称宇宙级的神题。具体神题的内容不得而知,但是,据说该学校出了几道物理题,竟然需要初三的孩子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解题。结果,那位平时堪称“学霸”的同学,抓耳挠腮半天,只回答出来半道题,而且还不知道对错。该同学走出考场,几乎崩溃。
一些学校热衷神题,庶几已经走火入魔。其考察的不是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仅仅只看他们脑子是否灵光。这样的筛选机制,很明显就是服务于应试教育的;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教育霸权”,从智力上先给孩子们一个下马威。
前两天,我的孩子也参加了北京某著名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的提前入学测试。测试分三个环节,英语笔试、团队互动、面试。没有神题。值得一说的是,团队互动环节孩子们被分成了几个组,然后给一块泥巴、四个气球、几根小木棍,要求每个团队用这些原材料设计出一个产品,想出营销口号,然后卖出去。这样寓测试于游戏中,既让孩子们展现才华,又测试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多好。
我的孩子被这个学校确定提前录取。签约时,国际部的院长很高兴地用汉语和我交流,说孩子在互动环节得分相当高。这让我很欣慰,因为此评价是全面而客观的。他们并不单纯需要智商高、学习好的同学。
两厢对照,其实不难发现,同样是招生测试,学校和学校之间的教育理念和评价体系,真是完全不一样。而哪一种教育理念对孩子来说,是尊重的和公平的,相信已不言而喻。
当然,国际部的孩子以出国为目的,但他们同样要参加美国的高考,考试压力也不是没有。国内的应试教育体制固然还难以改变,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在理念上进行改变,就只能做听从应试教育指挥棒起舞的傀儡。其实,只要我们有改变之心,孩子们完全可以不必受那些神题的难为。
新闻推荐
核心提示Jeep“四个之最”全世界SUV销量冠军:卖得最多的SUV品牌。全世界百年来首次使用9速变速箱:最领先技术。全世界驾驶模式最丰富的品牌:最强劲的全路况实力。SUV的选择最丰富的品牌:最全车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