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人社部社保研究所所长金维刚称,渐进式延迟退休是指将来制定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将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逐步缓慢地延长退休年龄。假如退休年龄延长一岁需要经过两年时间,那么在政策实施之后的第一年只将退休年龄延长半岁,第二年再延长半岁,以此类推。
关于延迟退休与养老,目前争论很多。一方面说养老金不足,要延迟退休增加劳动人口;另一方面说延迟退休将恶化就业形势。一方面说中国老龄化可怕需要增加人口;另一方面说中国劳动人口庞大,需要腾出位置接纳新增人口。
上述说法显然是矛盾的,如果一国劳动生产率不高,个体劳动者产出下降,达到相同的财富就需要更多劳动人口。只有提高劳动效率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国不缺劳动力,通胀上升不是劳动力短缺的理由,本质是效率不高。按照中国社科院唐钧先生的数据,中国现在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11,日本的1/12。当效率不高的经济体追求公平的养老保障,必然滋生各种谬论。事实是,我国经济转型所需要的高端劳动力奇缺,而大量通过统一通道培训出来的“机器”或农村出来的低端劳动力并不短缺。产能过剩与低端劳动力并存,中国产业升级缺乏劳动力的根本支撑,有创新意识自主创业的人士较少。
延迟退休当然会增加就业困难,到底是延退还是减少养老金发放,需在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等方面通盘考虑。笔者曾支持延迟退休,但目前倾向于先解决双轨制,而后退休年限与养老金数量挂钩,由个人自主选择。
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主要负责人、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邓大松教授称,全球大约有165个国家对退休年龄做了具体规定,多数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定在65岁左右。中国解决就业问题让人头痛,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1000万个左右,约30%岗位来自退休人员的更替。中国目前有7亿多劳动力,劳动力绝对数和可能的经济状况相比并不短缺,这一状况在2020年以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目前农村还有大量人口需要就业岗位。中国还有多少低端制造业、多少资源可以容纳庞大的劳动力?
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的现实,目前养老只能以低水平广覆盖为主。对养老制度改革,笔者建议逐渐取消双轨制,因为只要双轨制存在,任何围绕养老金的改革都会被视为不成功。这就需要做实个人账户,鼓励个人缴纳的积极性。未来养老应在自愿基础上决定退休年龄,可以50岁退,也可70岁退,但要与缴纳的经费、与替代率挂钩,多缴多得,有钱者或无意继续工作者可选择提早退休。
至于养老金缺口部分,根据《决定》全文,到2020年,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将提至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国企红利将可以弥补一部分养老缺口,其他的按照现实情况增减养老保障水准,厘清激励机制,政府建立公平体制,由个人自主选择。市场经济公开透明,每个人都得遵守游戏规则。
新闻推荐
当地时间12日,第71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公布提名名单。电影方面,本届入围名单繁花一片,大腕导演、主演明星阵容耀眼,好片迭出,令人对将于2014年1月12日举行的颁奖礼多了几分期待。十部影片入围音乐/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