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底洞镇第三小学校 何军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农村学校这么多的阅读量让我倍感压力,不知所措。一片沉寂之后,觉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爱上阅读,主动阅读,才能完成目标。记得前苏联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这样,经过一年的课外阅读尝试,我发现学生有了转变:课余时间,在图书室都能看到学生在阅读;课间活动时间,学生与学生拿着新书交流。那么,我是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的呢?
一、开学讲座,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新学期第一节课我便作了《阅读与人生》的班队讲座,从社会发展需求、个人发展需要、名人故事的阅读三个方面去阐释阅读的意义,让学生明白阅读的好处。同时,阐释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讲座过后,让每个学生都去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和好的词句等等。之后,全班集体整理收集,而后复印给每个学生,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共同欣赏朗读,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3条进行背诵,选择一条反复阅读自己说出其意义。
二、调动兴趣,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我都抽一位学生讲故事或由学生出谜语等,让学生找话说、大胆说、会说,这样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大力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然而,阅读后总是有学生记不住,我便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支笔、小记事本随身携带,让学生觉得只要好的东西就都记下。每月在黑板报上登出学生好的词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吴琳老师曾说:“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首先要是个最好的读者。”因此,我也准备了记事本,每月参与学生的评比。让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记忆,提高兴趣。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年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阅读方法:
1、抛砖引玉法。例如,在《勇气》这课教学时,我抛出:“美国伞兵降落到了法国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的问题,学生想知道答案,便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慢慢地学生会摆脱老师的束缚,自己自由地畅游于书海,寻求他的精神食品。
2、中心思想法。我先把故事中心思想讲给学生听,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引导学生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我先将故事的大致内容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学生听了有了解的欲望,就会自己去阅读此书了。结合《空城计》的教学,我向学生出示《三国演义》,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并推荐学生阅读《三十六计》。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推动,变被动为主动,在读书中感受名著的魅力所在。
3、课件展示法。通过多媒体提供的音像、视频、图片等,展示作品的中心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展示课件时,与时俱进把当下学生关心的潮流、时事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重点在读,书中自有“黄金屋”。
阅读有阅有读,可以让学生阅和读分开,或联系在一块视境况而定。阅可以一目十行,读却要细嚼慢咽、读出情感。读有快读、慢读、朗读等等。我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分角色读、不同环境读、不同时间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作品的精髓所在。
四、读后感悟,说出心里话。
每天上课的前三分钟,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对前一天读的课内外书籍有感而发,说出心里话,哪怕一句话也行。这样,慢慢培养学生的感性世界,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感知认识、有感而发。在教学中,学生一开始不知咋说,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自己认为书中好的一个字、一句话,再到一篇文章,再到自己的观点看法。从而慢慢说出心里话,抒发心中的情怀。
五、指导阅读,畅游书的海洋。
书有高下之分,读书需作选择。在当今书海泛滥的年代,市场上流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书籍,这就是需要教师做领路人,给他们作指导。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对于有升学压力的学生而言,时间更是宝贵。因此,选择书籍犹如大海淘沙捡金,需要慎重选择。为了让学生能够聆听先贤圣人的醒世恒言,去享受文学大师的鸿篇巨制,我向学生推荐了以下几篇书籍,让学生去体会感悟。
(一)诗歌类
《唐诗三百首》 蘅塘退士 编
《繁星·春水》 冰心
《泰戈尔诗选》(印度)泰戈尔
(二)散文类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昆虫记》 法布尔
(三)小说(含童话、故事)
《爱的教育》 (意)亚米契斯
《鲁滨逊漂流记》 (英)笛福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 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六、同读一本书,各抒己见。
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阅读,我让学生自由选择组员形成小组同伴,每个小组一个月共读一本书。同伴能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同伴互助是学生自身学习与成长的重要资源。推荐好书佳作,要求同伴一起阅读与分享,并从不同的角度写读后感。师生共读,则是教师和学生一同读书,不仅可以营造读书的氛围,师生的文化修养也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同读一本书,教师有了切身的读书体验,对指导学生阅读更有针对性。如这个学期中,我和同学们就共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在我的引领下,学生能更深入地去理解阅读,激发读书兴趣,享受阅读乐趣。
新闻推荐
□王动苏州城,老是老,新是新,层次分明得很。老的地方,漉漉湿、碧碧绿、霜霜青、雪雪白、墨墨黑,密密匝匝的2500年历史竟成了一片虚静与留白。每次到苏州,都照例要到平江路周遭晃荡。在当今中国,很可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