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我和几个伙伴瞒着家人,从老家淄博太河后庄,赶到沂源的南麻镇,参加了山东抗日武装——鲁山支队。我被分到二团二营六连当文书。
1945年日本投降后,鲁山支队老二团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七师二十团,我们奉命从山东龙口坐船赶赴辽宁。当时,塘沽屯地区有一处日伪留下的火药厂,名叫“马连征”。一伙土匪盘踞在这里,我们来到后,接到了消灭这伙土匪的命令。
马连征火药厂是一个被土围子墙围着的大据点,四周修有碉堡,进围子口处有一个大炮楼。土围子下边又挖了一道深沟,沟里插着尖锐的梅花桩,四周是开阔地,大部队很难靠近。经过部队首长研究,需要组织精干爆破组,先炸开炮楼的土围子,四面佯攻,重点突破。攻击时间定在旧历年的腊月三十。
战斗方案在二营一连传达后,我们营部的通讯员都争先恐后抢着报名要求参加爆破组。我虽然在二营当通讯员,但还兼着六连文书的一些琐碎事务。报名后我怕不批准,就咬破手指写了“血书”,请求党组织在战斗中对我进行考验,并提出火线入党的要求……
最后,我被安排到第一爆破组,并任爆破组组长。战斗命令一下达,我们三个人悄悄越过深沟接近土匪的碉堡。我把炸药包放在碉堡底下,拉着了导火线,嗤嗤响的火花被炮楼上的土匪发觉,嗒嗒嗒,一挺歪把子机关枪向我射过来。我一弯腰,一颗子弹从我腰上打进去又从肚子里穿了出来。我虽然负了伤,却不敢怠慢,连忙向沟外滚。刚滚出壕沟,就听“轰隆”一声巨响,炸药包把炮楼炸飞了。
冲锋号一响,大部队发起了总攻。这出其不意的突然袭击使盘踞在火药厂的100多名土匪很快被消灭,我们缴获了储藏在这里的大批武器弹药……
我被抬下火线,组织上宣布我火线入党,批准我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没有预备期)。那年,我才19岁。
新闻推荐
早报讯 玉米皮、水草、麦杆,经过10多道“美容”工序,变成了精品纸筐、坐垫、杂物筐、圆筐、草鞋等。记者昨天从即墨刘家庄镇政府获悉,传承了100多年的刘家庄大吕二村草编文化正式申报非遗。申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