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成强
本报讯记者从滨城区市中街道办事处高杜居委会获悉,让居民讲述家庭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村史《高杜人说高杜事》第二集日前展开编纂工作。居委会支部书记杜民生表示,“就是通过修村史、讲故事,让高杜居委会吹进文明之风”。
据了解,高杜居委会曾以集体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而闻名。但后来一度陷于窘境。2003年5月,办事处领导动员能人杜民生挑起带领800乡亲致富的重担。度过一段最艰难的岁月后,2004年底,自幼喜爱文学的杜民生萌生了修一部村史的念头。他的提议得到了居委会班子和乡亲们的一致赞成。
2005年1月,居委会党支部正式向全体居民发出了创作“高杜人说高杜事”、编修村史的动员。80岁的老太太,说起了她当年嫁到高杜来时穿的花裙子;白胡子的老人,诉说起对日本鬼子的仇恨;下了班的工人、放了学的孩子在灯下伏案疾书。长达100多万字的《高杜人说高杜事儿》将高杜人创业的艰难、致富的喜悦、长慈幼孝的骨肉亲情、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深情厚谊,都浓缩进一页页的村史中。
杜民生告诉记者,由于有第一集的成功,第二集征稿一开始,居民们就表现出极大地参与热情,“就在这你听我说、我说你写的故事搜集过程中,婆媳间闹别扭的少了,邻里间闹意见的少了,酗酒闹事、打架骂人的也不见了。”一部村史的搜集、创作过程,演变成了一个村居整体与文化、文明主动对接、融合的过程。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