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战火中诞生的胶东兵工厂, 从修理枪械到制造枪炮,从一个仅仅拥有几名工人的修理厂发展到近万人的13个分厂,它在抗战时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它就是令敌人魂飞丧胆的

来源:烟台日报 2011-06-26 18:38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高少帅通讯员王爱民于玲燕摄影报道它在战火中诞生,被日本鬼子视为“毒瘤”,它不断遭受“扫荡”和“围剿”———厂房被炸,设备被毁,厂址被迫不断搬迁。

但坚强的胶东人民坚守信念,力克万难,在日寇的眼皮底下,在一个个山沟旮旯里,建起了令敌人魂飞丧胆的胶东第一兵工厂———黄县圈杨家兵工厂。

从修理枪械到制造枪炮,从一个仅仅拥有几名工人的修理厂发展到近万人的13个分厂,它在抗战时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60多年后,YMG 记者采访了当年兵工厂的老军工孙传汉,听他娓娓叙述,搜寻着胶东兵工厂留给人们的辉煌记忆。

胶东兵工厂秘密成立

“我刚参加兵工厂的时候,还只是个小孩子。”在孙传汉老人回忆,他到兵工厂时只有16岁,在兵工厂里做一名动力工。虽然已经81岁高龄,孙传汉老人思维逻辑依然敏捷,回忆起当初的兵工历程,老人至今历历在目。

“当年先头部队是8个人,将兵工厂开始设在村东头大庙,有战士把守,当时圈杨家村的村民不准靠近,后来又开设了分厂,用的是几家老百姓闲置的房子。至于为啥要选在俺村们,主要是当时交通不便利,鬼子难进来……”孙传汉打开记忆的话匣开始回忆。

孙传汉解释说,圈杨家村离县城25华里,地处莱山北麓,四面环山、山深林密,地形难攻易守,最重要的是这里群众基础好,容易做好安全保密工作。因此,l938年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为解决枪支弹药匮乏问题,决定在此筹建胶东第一兵工厂。

孙传汉回忆,为选厂址颇费心思,初拟设址黄城“将军府”内,后经过分析,日军几次轰炸县城,县城人多事杂,在此建厂,尽管条件好,但安全无保障,为确保兵工厂万无一失,就选择了保密性好的圈杨家。

“筹建之初,原料短缺,大家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决。”孙传汉告诉记者,创建之初,兵工厂由发起人范心然带头以私人名义借贷500元,作为初创资金。为解决兵工厂的原料供应,他们派人到招远金矿附近收购散落在群众中的废旧物资。“群众听到为打鬼子制造枪炮弹药,呼声很高,纷纷将哄抢日伪金矿的废钢铁和旧设备拿出来,非常让人感动。”孙传汉说。

有了群众基础,兵工厂仅支付小量资金,就收购了能做l500支枪的六棱钢、能做炮筒的旧柴油机大轴、经冶炼可以做炮弹的柴油机废底座等一批物资。孙传汉回忆说,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三大队到龙口执行任务时,看到龙口恒兴五金行有锋钢、锉刀、铣头、砂布等,也将其全部买下。为增加兵工厂的生产设备,三大队采取征借的方式,向黄县城和龙口共8家私人经营的铁工厂,征借车床l0台、刨床2台、柴油机5台、翻砂和汽焊设备3套等。此外,还没收了一批敌伪财产。经过一番艰苦筹办,兵工厂很快初具规模,并投入了生产。

一年造出上万发子弹

“兵工厂虽然简陋,但发展速度很快。”在孙传汉的记忆里,圈杨家兵工厂汇集了一批能工巧匠,当年就被誉为“胶东第一兵工厂”。“那个年代一般兵工厂造几枝枪,摆弄几颗手榴弹就不错了,而圈杨家兵工厂却造出了几乎在胶东战场常用的所有兵器。”孙传汉说。

据胶东史料记载,1938年4月,兵工厂已有工人200余人,设立了院下分厂。总厂下设机工、木工、子弹、地雷、手榴弹、翻砂、红炉、钳工等8个工种部。1938年5月后,三军修械所、掖县修械所、蓬莱二路修械所相继并入第一兵工厂,人员达到300多人。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果。”孙传汉回忆,由于建厂之初,技术不成熟,兵工厂就发挥集体的智慧,全体人员群策群力,因陋就简,用柴油机大轴旋出了七五和八二迫击炮筒;用电影片子提纯制成生产子弹的无烟火药;制造的手榴弹达到了杀伤力大、弹体小的要求;地雷则由电引火雷发展到拉火雷、绊雷等。

“别小看这些简陋的生产方式,生产的弹药却不少。”孙传汉老人说,生产能力达到了月生产子弹数千发,手榴弹5000余枚,地雷数百个。到l938年9月,圈杨家兵工厂共制造七五和八二迫击炮7门,迫击炮弹500多发,仿汉阳造七九步枪100多支,安装步枪100多支,复新制造子弹数万发。“不仅如此,还维修了很多枪支,赶制出部队急需的军用锅、锨、刺刀、匣子枪皮套等,给抗战前线很大的支持。”孙传汉回忆。

迫击炮三炮剿灭敌人

令孙传汉老人印象最深的,是兵工厂第一次实弹检验。“当时,兵工厂将生产很多武器摆在圈杨家村河滩上,吸引了很多群众观看。”孙传汉回忆说,当时的靶场上红旗飘动,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总技师于鸿眷亲手操作迫击炮,只听“轰”地一声,第一炮就打中莱山上的目标,射程6华里。接着,步枪进行实弹射击,手榴弹、地雷相继爆炸,整个靶场响声不断。群众看到自己兵工厂生产的武器有如此威力,高兴地说:“‘火神爷\’发了脾气,小鬼子等着挨揍吧!”

圈杨家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在战场上大展雄威。最先生产的两门七五迫击炮交给五支队六十一团。在掖县沙河一仗,抗战士兵仅用此炮打了3炮,敌人便挑起白旗缴械。以后,这两门七五迫击炮在开辟鲁中南根据地的多次战斗中屡建奇功。

安全转移辗转胶东大地

虽说山深林密,便于保密,但圈杨家兵工厂声势如此之大,武器威力如此之大,鬼子战场上吃了大亏,就开始捉摸三军部队何以突然鸟枪换炮,不比当初,于是,探子慢慢盯上了圈杨家。

“设立之初,兵工厂就防着敌人了。”孙传汉说,在村北、村南、村西各建了三个高高的岗楼,日夜监视周围动静。兵工厂士兵在村里上岗时,白天黑夜都配备村中民兵一人,外村人倘若没有“路引”(路条),一律不得进村。饶是如此,鬼子还是把情况大致探听了个明白,从此把圈杨家视为“眼中钉”。孙传汉说,日本投降后,在东北缴获的日军地图上,就赫然标明圈杨家的位置和兵工厂情况说明,可见日寇用心之深和对圈杨家重视程度之高。

1939年3月2日,日伪军300余人,突然包围了圈杨家,到处寻找兵工厂,但连一个人影也没找到,气急败坏的敌人面对一片废墟,怅然若失,嗷嗷乱叫。

那么,闻名胶东的第一兵工厂哪去了呢?原来,我军通过内线得知敌人要围剿兵工厂的消息后,迅速将机器设备拆除,轻巧的随部队转移,笨重的隐蔽掩埋,壮士断腕,忍痛烧掉了主要厂房和仓库,在老百姓的掩护下,兵工厂星夜安全转移,让丧心病狂的敌人扑了个空。老百姓则躲到了南山上,看到敌人天黑后才辙走。

据圈杨家村村民介绍,当年撤退掩埋了不少东西,有些后来挖出来了,还有些可能是遗忘了或来不及起出来一直沉睡在地下,20世纪70年代,村民建房时,在原来兵工厂遗址下挖出了成箱的手榴弹和左轮手枪。

兵工队伍发展到万余人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兵工厂经常遭到日寇的“扫荡”和“围剿”,还不时受到伪军的侵袭和干扰,厂房被炸毁烧光,设备物资被抢走破坏,人员屡遭残害,厂址不得不经常搬迁。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军工们为了保卫工厂,坚持生产,一手拿锤,一手拿枪,敌人来了,就紧急疏散设备和物资,投入战斗,和敌人周旋;敌人走了,就抓紧时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努力生产,多出产品,支援前方打胜仗。

“在战火中成长,在战火中壮大,靠的就是咱们中国人不屈不饶的精神。”孙传汉老人说:“在鬼子前后‘扫荡\’最为频繁的时间里,我们的兵工厂却逐渐壮大。”根据胶东兵工史料记载,胶东第一兵工厂在战火中诞生,先后由黄县迁移平度涧里村、莱西明山村等地,之后,又辗转胶东抗日根据地牙山。1940年又回迁到黄县的小延安———黄城阳一带。至1948年,兵工厂发展到13个,兵工事业如星星之火,遍地燎原,兵工人员也发展到了一万多人。广大军工干部、职工生产的大量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新闻推荐

伪满州国成立时有人向吴佩孚问满州国的国运吴遂占了一

◎伪满州国成立时,有人向吴佩孚问“满州国”的国运,吴遂占了一卦,是“泽凤大过卦”,爻辞说:“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适夫,亦可丑也”。吴氏就题发挥,写了一篇文章,文中...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战火中诞生的胶东兵工厂, 从修理枪械到制造枪炮,从一个仅仅拥有几名工人的修理厂发展到近万人的13个分厂,它在抗战时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它就是令敌人魂飞丧胆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