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赵洪超赵春东张婷婷YMG记者程凤)总投资上亿美元的某世界500强项目被福山拒之门外,只因能耗高、污染重;某多年纳税大户调整公司新址,只因离水源地太近;镇街驻地、农村集中居住区、镇街工业园全部配套建设再生水中心……一个个环保大手笔是福山区全力打造富美和谐文明新福山的有力写照。近年来,福山区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倾力打造生态市区,绿色崛起势头强劲。
项目引建环保“把关”,严控环境污染源头。该区坚持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定位,以建设生态化工业园区为目标,加快建设23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区、福东新兴产业园和岗嵛山高科技孵化园“三大园区”。在严格环保审批基础上,进一步畅通快速环保审批绿色通道,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全力引进建设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大项目、好项目,培植高产出低污染的产业项目。上半年,共审批项目519个,拒批19个,环评率和“三同时”合格执行率均达到100%。
延伸监察监测“链条”,编织人居环境“安全网”。该区在对新建项目进行“三同时”监察的同时,对辖区重点企业开展日常监察,对省控重点污染源、涉铅等重金属企业开展每日监测,对射线装置企业、放射源企业、医用射线及废旧金属熔炼企业进行不定期的全面核查。同时,对地表水质量、空气质量、饮用水源地等开展常规环境质量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对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实行关停、整改,鼓励引导马利酵母、北方家纺等老企业通过技术革新、设备升级等措施进行转型生产,降低、减少污染。近年来,该区关停4个不达标企业,减少二氧化硫、粉尘排放量1108吨、3808吨,COD减排量达115.02吨。
城市发展环保先行,环境提升城市魅力。为提升优美宜居城市形象,福山区突出重点,加大城市功能载体、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力度,倾力打造生态市区。以双龙潭(门楼水库)、内外夹河等水源地治理保护为重点,在对水库及内外夹河流域范围内的荒山、疏林地进行整体造林绿化和开发基础上,全面开展水源地的环境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针对城乡生活污水处理难题,自2009年起,福山区把生活污水纳入城区污水管网。在改造治理老城区的同时,沿内夹河流域向南拓展35平方公里新城区,并高标准配套总投资13亿元的路网、管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在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打造星级示范村和生态优美村基础上,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新建5座垃圾中转站,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全覆盖;投资5000多万元,采用日本先进技术设备,在镇驻地、农村集中居住区、镇街工业园配套建设再生水中心。目前,福山区4个镇已全部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称号。
新闻推荐
众所周知,蓬莱阁上有一幅爱国将领冯玉祥留下的题字,“碧海丹心”四个大字遒劲雄健,镶嵌在蓬莱阁主阁的南院墙壁上(见下图)。1934年5月,冯将军与国民党元老李烈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