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薛刚《樱之恋赋序》,中有“盖造物之多情兮,化初春之‘恋\’樱。实大块之殊气兮,生特质而纯清。长璀璨于东瀛兮,幸辗转于兹岭。薰风三月,节属清明。”之句,想现今就是薰风三月,清明节又要到了,于是急急地邀请朋友,打算去赴樱花之约。
最初喜欢樱花,是因为“花见”这两个字。初时不解其意,只觉好听且具韵味。后来有学日本文专业的朋友告诉我,这“花见”两个中文字,在日语里,是赏樱花的意思。
据说四月的日本充满了樱花的味道,红色、粉红色和白色的樱花在公园或街道旁拼尽全力肆意盛放。每当这个时侯,日本各地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樱花祭”,亲朋好友围坐在樱花树下,取出各自准备的饭盒,饮着香槟或是日本清酒,谈笑风生,身边还不时有花瓣随清风掠过,赏花的人群无论是认识或是不认识的,都会不时点头打招呼,甚至交换食品。与其说是赏花,不如说是赏花让大家有了一个真正的“家庭日”和“友谊日”,一年一度,乐此不疲。
日本人耽美于意境,当然这是受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受我们的影响,却又把它发展得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管是饮食还是艺术,他们都把它做到了极致。
最近重读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看她细细描写四时的情趣,写五月山乡的漫游,写竹帘下亮着的灯,写正月的新衣服……我感觉无比的亲切,因为那一切勾起了我对童年时代的回忆,那样情意充沛的氛围,在现今我身处的周围,早已消失不见,但他们,仍然依旧留恋珍惜。
赏樱时必备的寿司也是我平时极喜爱的食物,喜它味道清淡,卖相漂亮。当然我也相信这肯定是从我们中原传过去的。
因为是常吃的食物,所以工具与食材很快就找齐了:专用的寿司紫菜、卷寿司用的竹片、东北大米及糯米、鸡蛋、黄瓜、火腿肠、寿司醋。
先煮饭。大米与糯米的比例是4比1。放点糯米煮出的饭会比较软。饭熟后趁热倒入适量的寿司醋,搅拌均匀。
黄瓜洗净切成条状。火腿肠也如黄瓜一样切成条状。鸡蛋煎成蛋皮后亦切成条状。
把紫菜铺在竹片上,米饭和各种材料铺在紫菜上,小心包紧卷起来。
把卷好的紫菜卷横切开,就是一个个可爱的寿司了。切的时候,刀要锋利,用手稍微按住寿司以佐力,才能切得好看。
樱花象征着热烈,纯洁,高尚,想生命如能如樱花,烂漫浓烈,那短又何妨。
明天,且让我们,赏樱去。
新闻推荐
石原慎太郎 日极右政客、维新会共同代表石原慎太郎日前在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自身病情没留下后遗症,不会辞去代表和国会议员职务。石原说:“可能有人想我早点死,但那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