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人民网、央视消息由于石墨过度开采、加工过程导致环境污染,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饮用水铅超标倍、汞超标9倍。石墨是用于手机电池与电动车电池加工的主要材料,价格从2010年每吨2000元,涨到现在的6000元,巨大的“利益”就是导火索。
居民饮用水竟然漂浮油状物
不在当地,无法想象污染有多严重。记者在户外采访一两个小时,一擦脸,纸巾都是黑色的,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让当地村民最不能接受的是,如今他们每天喝的水、辛苦种的庄稼也被污染了。
在距离石墨矿不远的一片玉米地,记者看到玉米收获之后留下的大量秸秆,叶子都是亮晶晶的,迎着阳光还闪着金光。
“你用手摸一下,这些亮晶晶的东西,都是石墨,晚上拿手电一照,就像下雪一样。”村民告诉记者,每年收庄稼的时候,玉米里全都是黑色的石墨颗粒,要洗好几次,才能洗干净。
“远处的稻子发亮但是我们这儿的发乌。”在田地中间,记者看到一条小河横穿村庄,村民们告诉记者,这条河是从上游就是石墨厂里流淌下来的,河水非常浑浊,跟随村民,记者走进了村里的一户人家。
这户村民家是用水泵抽水的,他们家抽上来的水要垫上一个海绵垫,大概十公分左右,起到过滤作用。记者发现,即便是经过海绵垫过滤,下面的水依然是黄色的。用手按一下海绵垫,上面就漂浮着一层油光光的亮点。当地村民说,这就是石墨。
“你看石墨,一按就按出来了。因为这个河是石墨河,地底下污染。”
矿业公司否认污染地下水铅汞超标
记者跟随知情人来到村庄上游的一家叫“长源矿业”的公司,这里的负责人误以为记者是来谈生意的,就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他们开采的石墨材料主要销售给电池企业,就连眼下最火的电动汽车特斯拉,它的电池供应商日本松下公司也是自己的客户,如今他们的产品是走向世界,遍布全球。
“现在的十大锂电池生产商都是我们的客户,像比亚迪、三星、松下等。”这位负责人说。
当记者问及石墨开采、加工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时候,这位负责人的回答是:没有污染。
这位负责人的回答与记者的调查大相径庭。那么,到底是企业说谎,还是当地村民夸大事实呢?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再次来到村民家中,对他们从地下打上来的水进行取样,送往国家认可的检验部门。检测结果让记者大吃一惊:其中铅含量超标700倍,汞含量超标9倍。
饮用水中汞超标,会对人的神经、消化、内分泌系统和肾脏产生危害。铅超标更是会损伤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对少年儿童,会引起身体与智力发育迟缓。当地的水中铅含量竟然超过了国家限值的700倍,危害可想而知。即便如此,当记者拿着这份检测报告再次来到这家工厂的时候,负责人依然信誓旦旦地告诉记者:不可能。
长源矿业因尾矿渗漏已停工?
记者来到了与长源矿业相邻的一家矿厂。在这里,记者得到了一个很让人奇怪的信息。
“他们现在是停的,就是有点存货。”眼下,马上就是石墨生产的高峰期,很多企业都在加紧准备。为什么长源矿业公司反而停产了呢?几经周折,记者了解到了停产的真相:“尾矿库管道出现渗漏。”
按照规定,企业一旦出现泄漏,必须要通知环保部门,及时进行处理。记者两次前往这家公司询问有关泄漏污染的问题,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污染。
企业故意瞒报,让村民完全蒙在鼓里,直到今天,这里的村民对于上游矿厂尾矿管道渗漏是毫不知情。
据了解,2011年前后,鸡西市大约有20多个石墨采矿证,而且大多数采矿权已经过期,可是三年过去了,很多证照过期的企业仍在开采石墨。知情人士说:“现在基本没有合法的采矿者,都快到期或者到期。”让这些企业之所以敢以身试法,巨大的利益是主要原因。2010年的时候,石墨初级产品的价格还是每吨2000元左右,而现在的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吨6000元左右。
有关专家表示,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牺牲环境、资源、民意、民生,通过招商引资,把能开采的资源都拿出来,以最低的成本给企业开发,而在监管方面却出现缺位。
新闻推荐
据新华网消息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16日证实,一艘浙江籍渔船15日在日本长崎县五岛市附近海域因涉嫌违法捕捞珊瑚被日方抓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