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每到夏天,总有学生玩水不幸溺水身亡的新闻陆续见报,剖析个中原因,既有学生自制力差、风险意识不足等原因,也有教育监管不到位、危险地段警示标志不明显、施救措施不完备等隐患。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骤然离去,让他们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悲痛!事实上,我们的学校、家庭从未停止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更是重中之重。现在的问题是,用“提醒”的方式来禁止他们的“危险”动作,确能产生些许效果。但中小学生最大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一颗好奇之心,“叛逆”的性格常常会令学校和家长“防不胜防”,如果到了学生遇及“危情时刻”才意识到避险“自救”,那就太晚了。
如果让学生学会游泳,掌握“自救”本领,也许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平心而论,现今的学生大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完全是在娇生惯养的“人造的安全”下成长。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自我保护意识强一点、技能多一点,我想,应对各类“风险”才会更加自如。
其实,游泳既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又是一种生存技能。防溺水,我们既要在思想上加强警示教育,更要在行动上补上安全“自救”这一课。
在邻国日本,国民从进入小学就开始接受以自救知识为主体的生存教育,从而大大提高了国民在紧急情况下自救及施救的能力和素质。这方面,我们的学校和家长要积极创设条件,大胆放手,在教会学生游泳和如何施救上狠下功夫,让学生在人生搏击中提升各种本领,从容应对复杂风险。否则,当真的“危险”降临时,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可买的!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