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增产不再猛施肥效益照样“杠杠的”——绵阳市运用水稻绿色增产新技术探秘

来源:绵阳日报 2015-06-29 23:4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魏星奎 文/图

稻田里养鸭,亩平增收节支可达500元;把经催芽的稻种直接撒进水田任其生长,节省的人工插秧费用就有好几百;而用“工厂化”的无土基质育苗技术育秧,一亩水稻连拔秧带栽插仅需130元……在日前召开的全市绿色增产技术现场观摩会上,这些增产不再靠“猛施肥”的绿色增产技术,不但拓展了土地增产渠道,有效地保护了地力,而且种粮农户通过节支增产,种田增收效果照样非常明显。

稻鸭共作

亩平节支增收500元

绿油油的秧苗一望无垠,一只只花白相间的鸭子穿梭在秧田里,欢快地抢食着稻田里乱窜的虫子。在涪城区玉皇镇斑竹村,一项以稻鸭共作为核心的绿色增产技术正在该区1500多亩稻田里顺利开展。

涪城区农业局技术负责人缪正炳告诉记者,稻鸭共作可最大限度地使稻区环境不受污染,是生产无公害优质稻米和鸭肉的全新生态农业新技术。“根据稻田承载能力,我们要求农户每亩田里一般饲养15只鸭子。水稻生长期间,鸭子通过捉虫吃杂草,三个月可以长到两公斤重,加上少施农药和化肥节省的开支,以及稻谷品质提升多卖的钱,综合计算下来,一亩水稻可助农增收500多元。”缪正炳说。“稻丰鸭肥”这一看似简单的技术,最早却是学习借鉴日本稻田养鸭技术,再经过几年不断地优化探索,结合本地实际而推广开来的。

据市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刘如东介绍,稻鸭共作技术的背后,是充分利用绵阳市丰富的稻田资源,在不增加大的资金投入和场地的基础上,为满足市场对优质稻米和生态无公害鸭的需求,以及对农民增收渴求而开的多方共赢的“方子”。

该技术自2010年在涪城区杨家镇柏林湾村、玉皇镇老君村示范以来,农民增收效果明显。随后,市农发办、市区农业部门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示范推广面积正不断扩大。

水稻直播

亩平节支增收300元

“这是我们通过直播技术种植的水稻,别看现在苗价差,过不了几天就会疯涨,产量与传统育秧手工栽插不相上下。”在游仙区徐家镇七里村,西科大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陶诗顺指着一块刚刚返青的秧田,向记者解释说。

陶诗顺所说的“直播技术”,其实就是将稻种催芽后,直接撒播在整理好的水田里让其自然生长。与传统种植水稻不同的是,这种技术不需要育秧,也不需用人工移栽,既减少了育秧环节,又大大节省了人工费用。加上集成运用秸秆还田,以及科学的水肥管理等配套技术措施,可以实现节支增产增收,是一项轻型简便的水稻栽培技术。

这种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特别是针对现在不少农村地区劳动力严重缺乏、土地规模化经营用工缺口太大等实际情况,更是一种费省效宏的种植水稻好方法。

实事上,这正是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通过种“懒庄稼”节省劳力,同样达到了节支增收的目的。实践证明,这种技术尤其适合专合社、种植大户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种植。

陶诗顺介绍说,水稻直播技术自2011年试点以来,已先后在绵阳、遂宁、巴中等地区30多个点进行了示范应用,水稻产量均能达到传统人工栽插和机械栽插的水平。2014年省农业厅在遂宁市进行现场测产验收表明,水稻直播栽培实收产量亩平达到581公斤。同时,每亩水稻可节约育秧田50-60平方米,节约人工4-6个,综合计算下来,最终亩平可助农节支增收250-350元。

无土育秧

拔苗移栽仅需130元

“育秧不沾土,拔苗不费力,插秧更省钱”,用无土育秧技术,从插秧到栽进大田,一亩田只需130元,比人工移栽省好几百元不说,人还非常轻松。

在游仙区街子乡九洞村,由绵阳市辉跃农作物种植专合社引进的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水稻机插专用无土基质育秧新技术,通过近两年的实践,现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得到广大农户的充分认可。

运用传统泥田育秧方法,移栽秧苗时,需要从泥土里面把秧苗根子拔出来,费时费劲不说,还经常把秧苗根子弄断。而用无土基质育秧技术,拔苗时只需轻轻将塑料盘揭起,经打包后可随意运往数以万里外的移栽秧田,又快又不费劲,搬运起来非常轻松,而且也不卡插秧机。“这种技术简单易行,只需把添加有营养元素、防病虫药剂、膨化剂、粘合剂成分的营养剂均匀拌进粉碎的秸秆里面,再把育秧盘放在上面就可以育秧了。”引进该技术的合作社负责人王斌告诉记者,“用这种技术育1亩秧苗,可栽100亩大田,工厂化的育秧苗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种粮大户、农机专合社集中成片大规模机插秧的难题。”

据了解,水稻机插专用无土基质育秧技术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发的一种水稻育苗物化栽培技术。绵阳市于2014年正式引进并获成功,今年已在三台、安县等地示范推广,大田面积超过3万亩,为水稻商业化育苗和标准化种植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

无土育秧示范田

稻鸭共作示范田

新闻推荐

“安倍谈话”牵动各方神经

抗议者手持“对安倍政权说不”标语参加集会随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战后70周年“安倍谈话”的时间日益临近,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着他是否会在谈话中承认日本过去的殖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防空洞记载的历史2015-08-08 15:35
评论:(增产不再猛施肥效益照样“杠杠的”——绵阳市运用水稻绿色增产新技术探秘)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