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书斋寄托抗战情

来源:兰州日报 2015-09-03 14:20   https://www.yybnet.net/

抗战爆发后,许多文人虽不能像战士们那样扛着枪奔赴前线,但他们却以书斋为阵地,用手中的笔展开了另一种形式的抗战,寄托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南社诗人柳亚子在抗战初期,正住在沦陷的上海,他患神经衰弱,杜门谢客幽居,戏称自己的住所为“活埋庵”,并自署“活埋庵主人”。后来,柳亚子去香港,住九龙,又将他的书斋命名为“羿楼”,羿者为古代神话中的射日英雄,“日”指日本帝国主义,以此表现他的爱国精神。1944年柳亚子夫妇栖身桂林,而子女们则分住别处,一家四散,鸥梦难圆。柳亚子请人绘制了一幅《鸥梦圆图》。表达他渴望与家人团圆的心情。1945年年底,柳亚子夫妇返回上海家中;子女们又纷纷从外地赶回上海,终于,一家人达到了柳亚子所渴望的鸥梦重圆。这时,柳亚子特地为《鸥梦圆图》题了一首长诗,把上海旧宅称为“鸥梦圆簃”。

抗战爆发后,老舍就积极投身于抗战之中。1943年他来到重庆的“四世同堂”。抗战岁月,老舍在此完成了《四世同堂》一、二部(《惶惑》《偷生》),为世人留下经久流传的鸿篇巨制,同时,老舍在这里还为抗战文化留下了许多诗歌、散文、话剧等文艺精品。抗战胜利后,老舍先生挥笔写下了“山河无恙”的题字,寄托了其悠悠爱国心。

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画家朱屺瞻,抗日战争前在故乡太仓浏河的老宅田旁,遍植梅树,自题书斋名为“梅花草堂”。抗战胜利后,屺瞻老人移居上海,在南方购得一屋,又在屋旁种梅树数十棵,仍取室名为“梅花草堂”,以志不忘故国情怀。

书斋是文人灵魂的栖居地,书斋名,则是文人志趣理想的体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看一下这些抗战期间的书斋名,一股浩然正气充斥心中,不禁对书斋的主人更加心生敬佩。

新闻推荐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选场红梅奖参赛观感 飞掷的锐剑

“娘说,鲜血要和孩儿一起洒,没有儿,娘也不活在世上!”“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天地和娘亲!我跪,我跪,只跪天地,只跪天地和娘亲啊,和娘亲!”凶残狡诈的日本官兵岂能想到杨母和杨晓东经过百般拷打后在这血腥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书斋寄托抗战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