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泾县城西侧一条山路直通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我弟开车,汽车在山道艰难的行走,一路颠簸,坐在车里像跟坐在摇篮里一样,东倒西歪,上午十点到达云岭镇,我们第一站就来到新四军军部旧址所在地。云岭的地形地貌说不上险恶,是四面环山的一个洼地,村庄零散地分布在山脚下,新四军军部位处在开阔地中央,陈氏关帝殿内,从抱鼙石大门进入,大殿南侧是花戏楼,造型精美。庭院中央一尊周恩来的雕像。进入二楼展厅有一个宽大的沙盘地形地貌吸引我的注意,上面表明“皖南事变“始末。
回顾那段抗日烽火,让人心情异常兴奋和激昂。镜头把我们拉回到1940年10月间,云岭新四军军部处处张贴着“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倾家荡产,支援前线”,近千户人家,磨米粉,舂米的舂米,做鞋的做鞋,昼夜不停。泾县峨岭方向,这个几千年来安谧、宁静的小山镇一下子变得狰狞恐怖起来,像一位娴淑、文静、娟秀的村姑,被一群凶恶狂徒施暴以后,变得更加残忍,大队的日本鬼子、伪军肆无忌惮地践踏着这块土地,峨岭成了日军三木石郎的指挥部。准备向三里店、管岭、云岭方向移动,直捣新四军军部巢穴。新四军皖南部队长期以来处在国民党和日军的四面包围之中。在泾县双坑、罗家冲战场,新四军向日军发动强烈的攻势,总攻打得异常激烈,连续几昼夜没让日军三木石太郎喘气,新四军各个击破,打得日本鬼子狼狈逃窜。新四军在皖南泾县各个战场捷报频传,面对祖国大好河山,看着这支铁的队伍,这样好的人民,叶军豪情勃发,在马上吟诗:“去中美人雾里山,立马悬崖君拭看。千里江淮任驰骋,飞渡大江换人间。”
临近中午,我们来到种墨园,曾经是叶挺军长率军部司令部部分人员居住的地方,与东北侧大夫第项英副军长居住地仅隔一座院子。房屋建于清末,是大地方的宅院。我站在种墨园门前叶挺军长铜像雕塑前留影,深深地敬仰这位铁军伟人。有文字记载叶军长从皖南岩寺军部迁址到云岭后,在这里居住长达三年多时间。周恩来视察新四军部曾在此下榻,国际友人史沐特莱、作曲家任光曾在此居住。
进入门庭左侧三间厢房内,可以看到陈列有叶挺军长大量摄影作品,他多才多艺,有很深的艺术造诣。从一幅幅珍贵的摄影作品中,一代名将著称于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有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而且在戎马倥偬中,他以饱满的热情和娴熟的技巧,拍出了大量的照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妙趣横生,不仅保存了珍贵的历史镜头,而且倾注着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对生活艺术的追求,展示了他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傍晚,我们离开泾县云岭,途经新四军遇难者烈士陵园,停车我站在门口向革命先辈深深地三鞠躬。眼前浮现出新四军指战员迈着坚定的步伐奔赴前线,嘹亮的新四军军歌旋律仿佛在耳旁响起:“杨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新闻推荐
日本京都大学等团队近日发表研究成果称,发现越是强烈感觉到幸福的人,大脑中被称为“楔前叶”的部位体积就越大。该团队通过磁共振成像(MRI)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