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投资260万元 收藏文物史料2000余件 滕州有家农民博物馆

来源:枣庄晚报 2016-01-28 11:50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杨军 孙明春 孔浩 文/图

滕州墨子故里有这样一则消息不胫而走:一位名叫李存建的农民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一所抗战民俗博物馆。1月18日开馆这天,枣庄市及周边地区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木石三村。

鲁南地区第一家农民博物馆

这间农民博物馆由滕州市木石镇木石三村地地道道的农民李存建个人创办,总投资260万元,面积1260平方米,收藏了古今中外各类展品2000余件,按照时代顺序陈列设有墨子文化长廊、墨子科技、墨子军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国婚俗、红色记忆、改革开放成果、纪念抗战和解放战争胜利、日寇侵华罪行9个展厅,是鲁南地区第一家农民博物馆。

走进这所集墨子科技、军事、红色记忆、抗战史实、地方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农民博物馆,顿生感叹、敬仰和震撼之情。博大精深的墨子文化,辉煌灿烂的非遗传承,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炮火纷飞的惨烈壮举和罄竹难书的日军侵华罪证,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博物馆按照民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后等时间节点,展出了各类民俗文物,如工农业、服务业文献资料、滕州市县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人书”、宣传画以及伟人画像,那些体现浓郁的本土特色和强烈人文元素的老纺车、水车,各类历史图片和抗战实物,抗战时期南沙河镇磨庄游击队撬铁路时所使用过的工具等,每一件文物都蕴藏着和渗透着历史的痕迹,令前来瞻仰的人们在时间的隧道里仿佛再现时代的缩影,留下深刻而又铭心记忆。

中华民族的遗产,炎黄子孙的责任。历史文物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历史的凝固和文明的体现。博物馆建设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还是弘扬历史文化、加快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历史文化研究、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喜欢收集历史和红色文物

今年54岁的李存建憨厚朴实,执着而坚定。他的父亲李恒居是位老铁道游击队员,曾跟随铁道游击队大队长洪振海在大北庄一带打游击,抗击日寇,立下功劳;二叔李恒贵参加过解放战争,在打平邑的一场战役中才19岁,光荣牺牲;三叔李恒安,参加过解放战争,南下后到武昌参加革命工作。

或许受是红色革命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李存建自幼就有一种红色情节。父亲讲述的战斗故事他耳熟能详,叔辈们的英烈事迹也激励着他传承信念,年轻时,他就对收藏历史和红色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年,他开始把老人遗留下来的老物件珍藏起来,包括妻子的嫁妆、邻里家用物品农具、父辈老战友的遗物等都在他的收藏之列。

30多年来,李存建走访了无数抗战烈士家庭,搜集了大量滕州籍革命先驱人物资料和相关实物。随着历史文物的逐渐增多,家里早已摆不开了。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翻修改建自家的房屋,建一处农村“抗战民俗博物馆”。说干就干,他搭上自己所有的积蓄,可还不够,又找亲戚朋友筹集资金,翻建了三层小楼,布置了8个简易的展厅,先把上百件收藏的文物放了进去。

费尽心思痴迷收藏30年

在收藏的道路上,李存建走得十分艰难。妻子刚开始还十分支持他,后来看到家里困难到都揭不开锅了,就开始犹豫了,劝他说:“这些东西管吃吗?大人孩子得吃饭呀!你疯疯傻傻地还顾不顾这个家啊?”可李存建不后悔,不回头,执着坚定的信念驱使着他越走越远。

博物馆里年代最为久远的展品,是在墨子军事展厅里展出的墨子诞生地化石沟南北城墙砖和屋脊雕瓦。文革时期,南北城墙遭到破坏,这些被当作“四旧”拆下来,用来建筑鲁南化肥厂院内的大礼堂,后来又被拆了下来,仅剩下的这几块瓦砖和老屏风被木石镇的一位90多岁的老人收集到家里。老人去世前,李存建专程到他家里把这些珍贵的文物买下来收藏。

李存建锲而不舍地收藏,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只要是听说哪里出现了有价值的文物,他都要去看看。为了充实馆藏文物,他更是费尽了心思。1990年春天,李存建从一位朋友那里获悉,云南有位老军人保存了一部反击战时用过的老电台,他毫不犹豫地邀上朋友一起赶赴云南,找到了那位老军人。但没想到的是,老人家留着纪念不肯出售,可他不放弃,先后三次登门拜访,最终感动了那位老军人,把老电台卖给了他。还有那套防化兵用过的防毒面具和生化桶,是1988年他从黑龙江一位村民家中淘来的。这套用品没有锈蚀保存完好,是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战斗装备,李存建往黑龙江跑了三趟才弄到手。

馆内红色收藏走廊尽头的正中,有一幅毛泽东巨幅油画画像,是山东大学美术系一位老教授在“文革”时期创作的作品,曾悬挂在山东大学礼堂内。这幅画像尺幅巨大,画工精湛,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李存建多方打听得知这幅画像一直收藏在一位老教授家里,并且知道价格不菲,他便多次到济南去老教授家里谈价格,想收藏这幅画像,可面对高昂的价格,他只能“望画兴叹”。终于,他凑够了五分之一的画款,第9次来到老教授家里说:“我是个农民,暂时凑不齐那么多钱,余下的我给您打个欠条吧!”年逾古稀的老教授叫他伸出手来,看到李存建长满老茧的双手时,老人家不禁留下了泪水,说:“你的真诚感动了我,一个农民能有这个思想难能可贵。我的领袖画像是有价值的,但把它请到农民自建的博物馆里更有价值,我一分钱也不收你的!”

在纪念抗战、日军侵华罪行展厅,有一本《日本空军飞行员培训教程(下卷)》。这本教程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期间,由山本五十六(日本帝国海军将领,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重要头目)在满州培训日军飞行员时使用的读本,是李存建从当时日军在东北满州飞行员培训基地一位赶马车的老人手中得到的。教程的上卷流落到了哪里至今还没有音讯,李存建曾7次到日本民间打听搜寻也都无功而返。据悉,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政府曾派员到中国来寻找教程的下卷,企图毁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证。

新闻推荐

调结构“调”出精细农产品

8月22日,莱芜泰禾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生产即将出口日本的姜制品。莱芜泰禾食品有限公司位于莱城区大王...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投资260万元 收藏文物史料2000余件 滕州有家农民博物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