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军校任职,主持医院

来源:潍坊晚报 2016-10-25 15:19   https://www.yybnet.net/

1934年,于少卿在燕塘军校仅三个多月,便被调到广东军医学校,担任军医学校解剖学教官。1937年2月,于少卿接任南京军医学校医科主任,且担任实用解剖学及外科技术学教授。1937年5月,于少卿曾一度兼任南京陆军医院院长职务。

燕塘军校任编译教官观实弹演习以备战事

1934年4月,于少卿到了广州,姚万年为德国塞肯多夫将军的翻译官,并在燕塘军官学校服务。当时广东是陈济棠的天下,燕塘军校校长为杜益谦,教育长是郑锴。于少卿由姚万年介绍,认识了郑锴;军校设有军官深造班,需用编译教官,郑锴打算让于少卿就任此职。在朋友的力劝之下,当年春夏之际,于少卿到任。

于少卿入校有两个要求:一是不随德国教官到讲堂翻译;二是愿随炮科教官演习实弹射击。《于少卿回忆录》记载:“第二个条件是因为我是外科医生,眼看华北风云日紧,中日战事势所难免,则我将从事于战场救护,亦为素愿,故既进军校之门,借此可实地研究炮弹之爆炸和杀伤力,以勉强作为符合外科意义之解释。”两个要求郑锴都接受了,同时对于少卿的工作也做了安排:一是校阅德译中文的讲义;二是翻译鲁登多夫的《战争与政治》一书;三是每周教两小时的“卫生勤务”。于少卿与其他同事同住于军官深造班的二楼宿舍,楼下为他们的办公室。

燕塘军校地势险要,面对高峻的瘦狗岭,此岭为广州东郊之屏障,过此则直抵广州,无复险阻可守。军校后面为沙河,左侧为白云山。炮科有德国教官两人,均为年轻的上尉军官,督导每周一次的实弹射击。除定期举行野外演习外,都是在大操场进行。野外演习时,必将炮车及炮手作全部伪装,炮兵阵地也要妥善掩蔽,观测所设于较高地点,凭剪形镜以测量目标而发射击命令。操场演习时,多以瘦狗岭坟地为目标,或白云山上显著地点为目标,但不一定每次都实弹射击。所用者为七点多和十点多厘米直径的加农炮,四门炮为一组,十二门炮为一队,每炮有4人操作。于少卿参与每次演习,也偶尔去目标地查看其爆炸范围,但多半跟随德国教官,在观测所及炮兵阵地助其操作。

《战争与政治》极有价值,由于时间紧张,于少卿只翻译了四分之一。在燕塘军校仅待了三个多月,于少卿便被调至广东军医学校服务,又回到了他的本行。

参与广东军医学校建校兼办速成班

广东军医学校成立之初,一切均在筹备中,预备招考第一期学生,赶在1934年9月开学。校长为留德回国不久的张建,在奉派出国留学之前,为陈济棠属下余汉谋军中的军医处长。张建积极筹备新校,于少卿经人引荐加入帮忙,未想到自此竟协助张建办军医教育达10年以上。

广东军医学校位于观音山外、流花桥与西村车站之间。陈济棠在此先建有广东陆军医院,钢筋水泥琉璃瓦,辉煌壮观。学校建筑分列庞大医院两旁。右侧为三座基础学科大楼,每楼各设一研究所,如解剖及病理为一楼,生理及药理为一楼,卫生细菌为一楼,各楼均有讲堂及实验室。左侧为U形建筑,办公室、普通课程教室以及学生宿舍均在其内。1934年7月,于少卿到校时,校舍均已完成,唯内部尚未整理齐备。当时除张建校长外,已有教务主任李雨生、事务主任周务洪、学生大队长周唯同,此外则为事务人员五六人,所以于少卿成为教务主任以下的第一位教官。于少卿的调职初不为燕塘军校所允许,后经张建央求总部总参议吴逸志说情,才获同意,随后于少卿也就拿到了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发给他的上校教官的委任书。接下来,张建则继续延聘教官,其他人员边招生边购置教学器材,以备开学。于少卿被派教授解剖学。

解剖与病理合占一楼,已如前述,病理居楼上,解剖则在楼下。解剖讲堂为两部分合用,系于少卿精心指导设计的,在当时确实称得上“摩登”。阶梯讲堂可容百人,每课桌坐4人,两头均装台灯,为学生看显微镜之用;半圆形讲堂有玻璃顶与三面窗子,均用自动开关,敞蔽黑幕,以放射幻灯片和电影;讲坛前置一解剖台,以作示范之用。实习室及储尸室均在楼下左首,储尸池有两个,每池可容尸体15具。实习室设水泥解剖台六架,各有其上下水道,使用很方便。楼下右首为教官及助教研究室、标本储藏室、沐浴室及工人房等。全部教室在开学以后,即迁入应用。于少卿在开学前的两个月,除了参加筹备事务外,集中精力预编解剖讲义。初时开学,于少卿的忙碌可想而知,以后便邀请了两位助教,又添了一位绘图员,轻松了不少。

从1934年到1937年,广东军医学校一共招了三期学生,每期有60人。此校开办不久,又兼办军医速成班,也办了三期。抗战期间,此等速成军医为军队助力不小。陆军医院里设有护士学校,经常只有十几名学生,一面上课,一面在医院服务。从进入广东军医学校起,于少卿便穿上军装,一直到抗战胜利后脱离军医界为止,共穿了13年,可说占了他壮年的一大部分。

学校医院两头操劳在南京常忙到深夜

南京军医学校,以前曾设于北平,此校数度加以冠属,如军政部军医学校、陆军军医学校等,但从未称过“中央”军医学校。当时,南京军医学校教育长是刘瑞恒,他另外还有军医署长和卫生署长两个职位,可不知何故两三个月内竟失去后两个职位,均为张建接替。

资料显示,张建曾在台湾《传记文学》撰文:“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二月,我奉蒋委员长电令,接任“中央”(南京)军医学校教育长,屡辞不获(原广东军医学校则改为第一分校),乃于三月率复先(于少卿)兄及张岳庭兄前往南京接任……复先兄与岳庭兄之来,刚好接任医科主任及药科主任之职,而复先兄且接授沈(沈克非)所担任之功课,实用解剖学及外科技术学实习,此两门功课系复先兄专长,授之绰有余裕。五月,我又接任军政部军医署长,此职又原系卫生署长刘瑞恒先生所兼任的。不久南京陆军医院院长方颐积辞职,因该院系学生实习医院,我又请复先兄暂时兼任,旋请由滕书同兄自北平来接任。”

于少卿在广东军医学校负责的解剖学教学,已邀请张岩前来续教,他预备到南京接替沈克非任医科主任。1937年3月初,他跟随张建到达南京,隔一天便到军医学校接事。同年5月,张建又接任军医署长,带去张岳庭在购料委员会帮忙,学校则交给于少卿代为主持。

军医学校和南京陆军医院均在南京城内同一区域,虽然相去不远,但于少卿整日奔走于两者之间,也很忙,况且每晚还要去张建住处汇报,常忙到深夜。

七七事变点燃战火建议设立重伤医院

同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此时张建接任军医署不过两月有余,匆忙之间物色后方医院人选,储备医药用品,忙得寝食不安。于少卿深怕成立的医院只是充数,于是建议:“设立重伤医院,一以使各医学校藉此机会,得以施展其技能,且以军事机关的名义,亦便于迁校;一以延揽专家(外科人才)以济前方之急。”张建当即吩咐其署中人员拟“重伤医院组织法”,并叫于少卿计划该院的外科设备。只因时间仓促,各校对此办法用意未尽明了,仅山东医学专门学校担任一个重伤医院,同济大学担任两个重伤医院,武仲常组织了一个重伤医院开进河南,以后陆续成立的有十余个。各院在抗战中,不同程度地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新闻推荐

最多再等10天,就得刨了扔掉

22日上午,在费县薛庄镇高家围子村村南,成片的大葱已经开花,葱地里长出高高的野草。虽然没人去打理,但是大葱的长势仍然不错。为了拔出地里的大葱,村民高大龙在葱地里给大葱浇上最后一遍水。“我们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临沂各景点简介2015-02-16 23:55
评论:(军校任职,主持医院)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