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 调结构·莱城行
抓项目 搭载体 强服务 促转型
莱城区56个重点项目构筑经济“中流砥柱”
全区56个重点项目已有40个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占年计划的20%
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奎 通讯员李希龙)4月16日,莱城区九羊工业园到处是机器轰鸣、钢花四溅的热闹场景,据九羊公司负责人介绍,为使总投资16亿元的优特钢项目及其它系列配套项目早日投产达标,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正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赶进度。这是今年莱城区强抓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的真实写照。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40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占年计划的20%。
为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的引导带动作用,莱城区按照“要务是发展,中心是经济,重点是招商,关键是项目,根本是投入”的总体要求,今年全区排出区级重点建设项目56个,总投资322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60亿元。项目以生产型为主,同时还侧重了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七个领域,既突出了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也体现了“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工作主线。
提升工业、农业、服务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综合经济硬实力。莱城区强力实施骨干企业培植和大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大对莱芜电厂、九羊公司等骨干企业服务扶持力度,重点推进了九羊优特钢、莱芜电厂千瓦机组等32个工业项目建设,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6家。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重点抓好国家级姜蒜基地建设及加工出口项目、嬴汇现代食用菌加工项目等在建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同时,加快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重点抓好了嬴城现代物流港、青水湾商贸广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
以莱城工业区、莱芜农高区为载体,优化布局结构调整,打造经济高位发展平台。莱城工业区按照“打造北部新城”这一目标和“一心、两带、六园”(一心,即行政生活中心;两带,即龙马河生态景观带和汇河生态景观带;六园,即台湾科技产业园、五矿工业园、北部工业园、九羊工业园、浙商工业园、商贸物流园)的规划要求,突出抓好莱城区职教中心、莱城商务中心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台湾科技产业园、浙商工业园、汽车贸易城、豪德现代商贸物流城、赛博精密铸造、瑞派木业等一批过亿元项目建设,推动工业区城市建设出形象、经济发展上水平。
为加大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度,莱城区严格落实区政府领导、工业区和农高区班子成员以及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包项目责任制,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将领导力量前置,明确了包项目领导就是项目的直接责任人。区领导按照项目分工,真包实干,亲自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安置、招投标、资金筹措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区直有关部门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好前期手续办理问题,为项目开工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加大项目建设调度督查力度,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以督查促落实,形成了紧张、快捷、高效运转的工作模式,形成了“比着干、争着干”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重点项目顺利建设。
新闻推荐
百舸争流,破浪中见速度、见精神、见力量。刚建市时“人均财力比西藏还不如”的宿迁,经过14年的卓绝奋斗创出了声名远播的“宿迁速度”,引得全国各地每年十余万人前来参观、交流、探究———“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