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获救矿工被送往医院治疗。新华社照片
据新华社电 5日1时20分左右,山西铝厂职工医院,“3·28事故”第一位被救出井人员乘坐的救护车后门打开后,六七名医务人员小心翼翼、保持担架平衡,把被救工人抬下。记者看到,这名工人蒙着眼罩、盖着棉被、接受输液治疗。医务人员通过电梯升到三楼,进入早已经过医疗专家多次验收的病房。
从下车到进入病房,用时4分钟左右。这是一场与时间争夺生命的战斗!一秒钟,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分界;一秒钟,可能就是正常与伤残的分界!
从1时24分至2时20分左右,首批获救的9名工人陆续到达山西铝厂职工医院三楼病房接受检查和治疗。山西铝厂职工医院是距离事发现场最近的医院。医院院长原天平和几十名医务人员早已在大门口紧张地等待着。进入病房后,准备充分的医务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始对这9名工人进行治疗。第8名被救工人是河南平顶山人,叫李国宇,38岁,这名工人与医生交流的意识非常清醒。其中4人的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能听懂医务人员的话。其中有一名工人有腿伤,能喊“疼”。
“事发当晚,我们医院就派出救护车在井口等待。对于医院救治,山西铝厂主要领导多次打电话,要求调集医院水平最高的医生,调用最好、最先进的设备参与救治。”原天平说,“来自太原的专家针对救治方案一再细化,从下车到进入病房的每一步,被困人员会出现哪些症状,用什么治疗方法,都经过精确的讨论。”山西省几乎调集了省内所有的优良医疗资源。这些专家有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第一医院、山西省第二医院等医院的著名专家,还有对煤矿救护非常专业的晋煤集团总医院的顶级专家。
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山西省人民第二医院被确立为抢救行动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医院。从出坑后的眼置措施、躺卧平衡,到生理盐水漱口、润喉,再到输液速度控制、检查具体项目,都安排了详尽计划。河津市公安交警24小时在事发现场到各抢救医院的交通路线进行巡逻,在山西铝厂职工医院负责交通指挥的交警从3日开始就对医院附近的个别路段实施交通管制,以确保交通安全畅通,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从现场赶到医院。
“所有的专家为了制定救治计划连续作战。我和院里其他医务人员都是24小时值班待命。”原天平说。不管有多么辛劳,都无怨无悔,因为那是为了能让生命延续!
新闻推荐
城管人员徒步巡街兰州是甘肃省的核心,而城关区又是兰州的核心,随着省委“中心带动战略”的实施,城关区的中心地位更为明显。细心地读者也许会发现,城关区的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