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在生产一线创先进,在创新前沿争优秀。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促进“钢铁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创先争优活动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强力引擎,一批产业转型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推进。汇源集团去年规划投资30亿元在莱芜新上汇源工业园项目,建设国内最大的果汁饮料生产研发基地。该项目一期投资13亿元,去年3月份签约,仅用7个月时间,去年10月份5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创造了令人称道的“汇源新速度”。泰丰纺织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实现了由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再到资本经营的三步跨越,企业实现利税4.5亿元、增长75.2%。泰钢集团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深入推进精品化发展战略,先后实施100万吨冷轧薄板、60万吨不锈钢等项目,抢占了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去年实现税收增长50.5%。九羊集团视挑战为机遇,加快上马优特钢等结构升级项目,销售收入达到138亿元,增长38%。万兴果菜瞄准国际高端市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出口,出口额两年翻了两番,去年达到1.6亿美元,连续5年成为全国生姜出口第一大户。
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成为企业主的普遍共识,以创先争优推动企业破难成为党员的自觉行动。钢城区确定了50家“汶源先锋”基层党组织和100名“汶源先锋”优秀共产党员,实行挂牌管理,跟踪定向培养。着力培养颜庄镇、高新园等“两新”工程建设先锋和招商引资先锋典型;信发钢铁、中兴汽配等创业先锋和纳税先锋等典型;棋山观村、黄庄一村等典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有一份奉献。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各级各部门在重大活动组织、重点工程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中真抓实干、积极作为,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高新区靠上做好汇源工业园协调服务工作,20天完成1300亩用地的拆迁清障,30天完成7公里的供水供电工程,90天修通连接主干线的4公里道路;市公路局昼夜奋战,77天建成一座投资1000万元的跨河大桥,为汇源工业园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嬴牟先锋在行动,服务群众我先行。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中创先争优
“嘟嘟嘟……”无论是晴天雨天、白天夜晚,在社区服务求助中心,从不间断的求助电话让接线员忙个不停。
“我家没电了,丈夫出差在外,现在家中有个刚满月的婴儿,没有电很不方便,请你们过来帮我处理一下好吗?”电话那头,一位妇女焦急地求助。
不到10分钟,求助者的家门就被前来服务的工作人员敲响。
“打造群众满意工程”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活动中,各部门单位在转变工作作风、服务群众上下功夫。全面实施了机关干部全员目标绩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了开放式集中办公,目前全市已有12个镇(街道)服务大厅投入使用。结合农村社区建设,高标准建设了36处重点社区服务中心,完善了卫生室、警务室、超市等配套设施,确保社区居民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社区。
就业是民生之本。莱芜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培训券”制度,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开展全民免费创业就业培训。两年来,全市共发放培训券5万余张,先后培训各类劳动力8.6万人次。近年来,莱芜市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全省率先构建起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覆盖城乡的十大民生保障体系。
哪里有困难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关怀。
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活动,采取机关干部“一对一”的方式,每人结对帮扶一个困难户,在全社会营造了送温暖献爱心、关心弱势群体、帮扶困难群众的浓厚氛围,打造了“爱心城市、大爱莱芜”的亮丽品牌。去年以来,全市11000多名机关干部和教职工全部落实了结对帮扶对象,个人捐资已达700多万元,扶持新上致富项目5300多个。一时间,嬴牟大地爱流涌动,从市委书记、市长到普通机关干部、教师,形成了“百家机关齐动员,万名干部共参与”的生动局面。
把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纳入创先争优活动的整体布局,牢牢把握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融合点,打造创先争优独具特色的“莱芜模式”
2010年11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第一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论坛暨最佳和优秀案例颁奖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莱芜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荣获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希俭接受颁奖,并作大会典型发言。全国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副巡视员陈东平在点评莱芜市案例时说:“莱芜市的案例具有比较广泛的可借鉴的价值,应当在更大的范围内宣传、介绍和推广。”这标志着莱芜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走向了全国。
用项目化的理念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是莱芜市的一项创新之举。2010年,全市确定了20个基层党建创新“乡镇党委书记项目”,集中破解了一批基层党建难题,形成了“十百千万党员致富示范工程”等一批基层党建亮点。
大力实施“党建资源下乡”,开辟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推动和保障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目前,莱芜60%的城乡基层组织实现不同形式的联建,城与乡、工与农互促互动、融合发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居山东省第1位,城乡收入差距缩至2.6:1。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种理念,党群同心奏出新时期和谐乐章。
“没有这个为民服务中心的时候,办点事得往上头跑好几趟。”莱城工业区下水河村村民于冬梅对记者说,“我从办结婚证、领服务手册到孕期保健、婴儿保健都是到这里来办的,抬腿就到,忒方便啦!”
为民服务中心是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一个载体。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村建起集行政事务、文体娱乐、便民超市等于一体的“村级为民服务中心”,让老百姓足不出村就享受到便捷的公共服务。
“党建资源下乡”促使组织资源、人才资源、财政资源、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渗透,加快了城乡融合步伐。
“‘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不仅仅是一个基层党建品牌,对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来讲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希俭的一席话道出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实施党建资源下乡的真正内涵。
创先争优,凝聚的是力量,播种的是希望。在蓬勃发展的城市与农村,在人们无比幸福的笑容里,我们可以看见,创先争优活动的精彩故事正在嬴牟大地不断演绎。
创先永无止境,争优没有终点。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精神、更加进取的态度,以不负重托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谱写一曲曲更为动人的为民奋斗与奉献之歌。
新闻推荐
莱芜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暨第六届文明市民候选人主要事迹(每一类均按姓氏笔画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