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丽丽)“镇综合农协成立后,老百姓得到的技术更多了,俺养的30多头母猪,估摸一年能比别人多赚万把块钱呢。”钢城区辛庄镇桑园村农民谢海木近日喜滋滋地对记者说。谢海木能实现身份转型、多挣钱,得益于辛庄镇农村综合服务发展协会。自去年10月份成立以来,辛庄镇综合农协大胆创新改革,依托优势,借势发展,在助农富农中不断发展壮大,大大加快了镇域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移植经验,改造治理结构。辛庄镇综合农协成立之初,就摒弃了传统协会重社会职能、忽视服务发展的诟病,借鉴台湾农会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三权分立”制度,对全镇专业协会进行了重新整合。除严格界定会员范围、囊括农林牧副渔等“农字号”行业外,他们还创新改革,建立新型治理结构,按照建立“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工作机构”的治理结构,实行权能分开,调动起各方助农富农积极性,为协会扎实推进、迅猛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依托优势,借势发展。在助农致富发展中,综合农协注重借势发展。依托养猪协会建农协,他们对原养猪协会会员作出“原入会会费不变、原享受权益不变,享受的服务更多更好”的承诺,原养猪协会会员全部转为综合农协会员,全镇新上养殖专业户103家,良种猪、鸡繁育户26家,全镇母猪存栏量达到1.5万头,平均户均一头。依托花木、林果两大农业主导产业,去年综合农协规划建设了万亩花卉苗木基地,苗木面积达到2800亩,80%以上的花木种植户和林果种植户加入农协。目前,新成立的综合农协整合辛庄现有8大行业协会资源,采取“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经管模式,组建起畜牧部、林果部、花木部等部门。为加快农民发家致富步伐,花木部依托市信息中心还专门建立了“莱芜辛庄花木网”,林果部则与山农大、山东果树研究所联合建立起品质资源开发、保护、大学生实践基地,并在香港、深圳、广东、上海等13个城市设立供销机构。为提高农民技能,综合农协又整合人才资源,将农口各站所部分技术员、退休的老技术员返聘回来,先后吸引各类农业技术人才50余名。当前,计划投资1.1亿元的果品冷链物流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及厂平、水、电、路等基础工程,势必成为综合农协助农增收的又一“农字号”龙头企业。
建章立制,规范运作。综合农协对农协性质及宗旨、任务、资产管理制度等均作出明确规定。对加入综合农协的农户,若因技术服务不到位造成损失的,还可追究责任并获得经济赔偿。“总之一句话,综合农协就是通过履行职能为老百姓搭起致富桥,在市场经济中稳稳当当挣大钱。”辛庄镇农工办主任尚念利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徐国明冯家坡社区位于莱城北3公里,村西紧靠长勺北路(莱明公路),村北是辛泰铁路和莱城发电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