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创业孵化基地为特色,涪城区全面深化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使涪城全区域充满创业活力,民众涌动创业激情。截至目前,全区建立创业指导中心27个,征集创业项目293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217万元,组织参加创业培训4696人,成功创业2547人,创业服务满意率达93%。
涪城区建立了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初期创业者提供了孵化平台,使创业孵化基地真正成为了人才汇聚、技术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创业之家”。2011年,该区创业孵化基地被授予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
落实创业扶持,创建体系更加完善。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意见》等15个指导性文件,制定了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发展规划,规费减免、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等重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三年来共为创业者减免税费9600余万元,抵退税800余万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各类人员创业。
强化创业培训,创建措施更加有力。该区建立了面向全社会的创业培训计划,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开展创业培训。创新培训模式,以人社部门为主导,以“工、青、妇、残”为辅助,形成了职能部门、就业训练中心、在绵高校和民办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大培训格局;创新了“专业+创业”、“课堂+现场”的培训模式,广泛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进企业、进村社”活动,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培训成绩斐然。
完善创业指导,创建成效更加突出。该区整合服务资源。把人社、财政、工商、税务等服务、指导创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组建专家团队,成立了创业指导专家委员会,围绕城乡劳动者创业能力弱、项目少、资金难等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阵地建设,建立完善了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创业指导中心,新增100个劳动保障协理员强化创业服务;建立创业联谊会,为创业者搭建相互沟通的平台,较好地发挥了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和市场服务实体的作用。(本报记者张伟)
新闻推荐
7月6日,第52届国际小姐中国大赛重庆赛区决出了三甲,但三位佳丽的获奖照片在网上饱受争议。大家不解,重庆美女大有人在,而三甲明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重庆赛区的审美水准因而受到质疑。网友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