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雨
暑假期间,不少留学生都回国参加实习或是与亲人团聚,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学生,请他们分享自己的留学心得与经验。留学生远渡重洋,孤身求学,衣食住行事事都需要自己打理。这些“过来人”纷纷表示,在没有亲人可以依赖的日子里,唯有自力更生、自我约束才能把握好留学时光;在放眼望去全是金发碧眼的“洋人”的环境下,唯有适应环境,大胆交流,才能融入海外生活。
出国前做好准备,到国外才不会慌
留学生谢俊目前在美国明尼苏达双城大学就读化学工程专业,已经在海外生活了两年的他提起自己的留学过程还是颇有感触。“我选择就读预科开始我的留学之路,希望能使自己出国后能更好地融入国外社会。”谢俊告诉记者,在预科学习的日子里,他学会了鼓起勇气在众人面前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言论;在受挫折的第一时间对自己和团队进行不留情面的分析;学会了怎样对团队进行分工和谋划,如何协调不同性格不同长处的人,让他们和谐、高效地在一起完成任务。“走出国门走向社会之后,我必须学会迎接困难和挑战,并且拼尽全力战胜他们。因此在出国前我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凡事从积极的方面看待问题,摒弃懦弱和犹豫。”谢俊表示,出国前的这一系列准备让他留学的日子里少走了不少弯路,也能更快融入海外生活。
目前就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莫天然也认为,在出国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尤其是打好语言基础。“如果具备语言优势,到国外后不论是学习还是交友都会变得简单许多。”莫天然表示,除了语言要学好,心理上也要做相应调试。“许多留学生初到国外都不免会有心理上的孤独无助感,我也不例外,所以对留学生来说,如果调试好心理,以健康积极的态度面对留学也非常重要。”莫天然表示。
海外学习要主动,千万不能“混”日子
“许多人看待留学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能出国就可以‘镀金\’,只要‘混\’过4年时间就好。其实如果在留学期间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别说‘镀金\’了,连顺利毕业都有难度。”莫天然告诉记者,留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由于国外的大学有许多公共课,经常是一两百人同上一位教授的课,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不多,而他们也不会盯着你学习。
谢俊则告诉记者,美国学校的老师一般不会强迫学生做作业。第一次没有交作业也许也会留下来谈话,再多一次应该会和家长沟通,但要是多次谈话沟通还没有什么改进老师一般就放任不管了,哪怕是很好的学校。当然学生可以不做作业,老师也会给学生低分,而在美国大学里很看重平时成绩,对于学习不主动,总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来说,前途就堪忧了。
“美国大学生要比中国大学生忙很多。美国大学作业数量和类型多,考试也绝非中国大学那样的一学期一两次,很多课程每星期一小考、一学期四五次大考。而很多作业非常有挑战性,学生为了完成一个课程设计干一两个通宵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莫天然告诉记者,美国学校的考试时间也与国内不同,经常有时候是晚上八九点开考,考完已经是午夜12点了。这一点对许多初到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因此在海外留学,合理的规划和自主的学习非常重要。
留学生不能“宅”, 交朋友脸皮要“厚”
“两年的海外生活经验告诉我,要拓展自己的交际圈的秘诀就只有三个字:不要宅!”就读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的梁同学告诉记者,留学期间和外国人交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一,上小课的时候,多与老师以及同学交流,上课多主动发言。第二,参加学校的社团,每个大学的学生社团都有很多很多,选择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加入。第三,在学校的论坛发交友贴。如果学校有交流类的活动,则可以多参加,拓展交际圈。
在美国肯塔基大学生活了3年的莫宇晖的海外交友历程也经历了由“害羞”到“厚脸皮”的阶段。“由于文化差异,一开始我和美国人不怎么接触,因为我不知道跟他们能说些什么,也就是打打招呼寒暄一下。另外学校里的中国留学生不少,所以一开始我主要是和中国留学生在一个圈子里,我们经常聚在一起去吃饭,去购物,去旅游等。”莫宇晖说,过了一段时间后,自己慢慢适应了留学生活,才开始慢慢真正地接触了些美国人以及一些国际学生。“我们一起去旅游,一起打工,参加些party,做些志愿者工作。正因为这样,我不会感觉到很无聊。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朋友开始学习中文了,跟他们交流起来感觉更亲切,可以中英双语一起来交流。”莫宇晖还向记者介绍了学校里的一个“牛人”——Iran,中文名字叫倪忆安。“他的中文说得特别好,说得比我还标准,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我们通过他也认识了一些美国朋友。”莫宇晖表示,出国留学,一定要在国内就掌握好口语,如果能够掌握第二外语,对于留学来说更为有利。
新闻推荐
■刘向东 “看着我的眼睛”是电影《列宁在1918》里,威严冷峻、目光似剑的苏联红军肃反委员会主席捷尔任斯基让叛徒浑身发抖、跪地求饶的一句台词。每每想起这句经典台词就会想起第一次主审受贿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