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达川区亭子镇30岁、身高不足1米的杨文琼,为给两岁的儿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只身一人从农村来到达城,成为一名报贩;
如今,因身体原因,不再当报贩的杨文琼,在达城何家巷摆起百货摊,不卑不亢地朝幸福方向继续前行……
昔日卖晚报 今日何家巷当摊主
从去年3月份以来,几乎每天早上8点左右,杨文琼夫妇会推着装满小百货的推车,从达城红旗大桥附近来到位于中心广场旁的何家巷。
“去摆摊了啊!”一路走来,许多认识的市民会给他俩打招呼。“是。你们空了过来摆龙门阵耍嘛!”杨文琼一脸微笑,大声“呼朋唤友”。
“前些年我卖晚报时,他们多照顾我的,指定要我送报纸,一来二去全都成了朋友!”9日早上8点过,记者陪杨文琼出摊,发现在达城生活了13年的她,人气爆棚。将近9点,来到朝阳路至何家巷的交汇处,杨文琼在丈夫的协助下支好摊,动作麻利地将小饰品、玩具等小商品分门别类摆放好。尔后,杨文琼的丈夫到马路对面张罗自己的配锁补鞋摊。
“这款玩具好多钱?”不一会,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孩子在百货摊前驻足询问。“这把水枪要10块哟!”杨文琼热情地回应,同时建议,“小朋友,这个天气耍水枪容易感冒哟,打针好痛嘛,你挑其他玩具好不好?”一番挑选,这个小朋友选中一款桌球玩具满意离去。
“小摊回头客多吗?顾客喜欢讨价还价不?”记者留意到,能说会道的杨文琼非常会做生意。“回头客多哟,讨价还价的比较少,但对于老顾客,我都给优惠价。”杨文琼告诉记者,去年年初,迈入不惑之年的她感到满城叫卖报纸身体吃不消,“一天转下来,脚板痛得不得了,”和丈夫商量后,她决定做点小生意,“开始时卖些氢气球、针头线脑之类小成本货品。”慢慢地,她摸出了一些门道,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小摊面积也是之前的几倍,“生意还不错。”她说。
达城买了房
娃娃听话又懂事
“你们好久搬进新家的?”当天早上,记者走进杨文琼位于红旗大桥北头的家,发现他们的家尽管简朴,却收拾得纤尘不染。
“前年,我们当时拿出所有积蓄并向亲朋借了些钱,买下这套80平方米的房子。”提起如今已在达城买房定居,杨文琼一脸喜气,“还记得2002年我刚来达城时,举目无亲,还在你们报社办公室住过半个月,根本就不曾想过有一天能在达城买房安家……”
不过,比起买房安居,让杨文琼更自豪的是她儿子,“我幺儿都满16岁了,在达城一中学读高一,从小到大从没有让我们操过心,只要他以后有出息,我们现在吃点苦算得了什么呀……”谈到非常懂事、成绩优异的儿子,杨文琼的嘴角上扬,滔滔不绝。
回报好心人
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
“小杨,你昨天没摆摊,去哪儿了?”正说着话,一位大妈来到摊前挑选袜子。“我回老家当媒人去了。”见到老顾客,杨文琼显得非常高兴,话也多了起来,“我给我侄儿介绍了一个对象,昨天两人订婚,我当介绍人的嘛,必须要回去一趟。”
“你才能干哟,这才好久,又促成了一对鸳鸯。”据这位大妈介绍,心地善良的杨文琼为人非常热情,见不得别人单着,这10多年来,已为20多位单身男女成功牵线,有些家庭的小孩如今都在读小学了,“你这是在做好事喔……”
“比起我们一家人得到的帮助,这算啥子嘛!”对于热衷当红娘一事,杨文琼显得很谦逊,称自己10多年的报贩生涯,跑遍达城各个角落,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照顾,而“嘴巴闲不住”的她也交了很多朋友,“没得别的办法回报他们,便想到为一些单身男女牵线搭桥,希望我们大家的日子都越过越好嘛……”
(本报记者 张竹 王佳)
新闻推荐
自带酒水 开票起争执 餐馆吃饭 自带酒水就不开发票? 市消协:不开票违法,可向税务部门投诉
市消协:不开票违法,可向税务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