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老师拒礼后的“来日方长”有何内涵

来源:百色早报 2015-09-07 00:36   https://www.yybnet.net/

 

开学季来临,虽然有关部门严令禁止老师收受红包,但还是有家长为此动起脑筋。近日,上海市西区一名家长送老师红包被拒后,老师的一句“来日方长”,让该家长陷入焦虑中。她绞尽脑汁地想“来日方长”的含义,并在朋友圈里求大家帮忙解读这句话。这在微博上也引发不小的讨论。

一句“来日方长”,究竟是坚持拒收的表达,还是下次再送的暗示,确实不好理解。家长的焦虑,是基于对礼送不出去后,孩子可能会得到不公正的对待。理论上讲,为师者应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给予他们同等的关心和关爱。但现实中,送红包影响老师态度的现象不少见。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或许哪个家长送了老师未必能记住,但没送的肯定会被牢记,其孩子也可能会成为出气筒。之前哈尔滨教师索礼谩骂学生事件,就曾引发轩然大波。

送红包的规则认同和遵循,往往有事实基础和现象表现。收与不收的烦恼,与送与不送的焦虑,都是潜规则认同与裹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若是不解决对“送才有好处”的规则认同,那么“来日方长”式焦虑就很难得到消除。

要消解这种焦虑,需要通过显规则的实施,培育新的社会认识与行为习惯,让不送不收成为一种新的风尚。这就须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收与不收应当得到明确,并有具体的标准界定,以分清人情往来和不正之风之间的区别;二是收后如何处理的问题,上缴、返还和据为己有应区别对待,并对违规者当处则处,不迁就纵容。当制度刚性得到了体现,那么显规则才会获得普遍认同,一句“来日方长”引发的尴尬,才不会引发大众共鸣。□堂吉伟德

新闻推荐

上海女逃离:私域的爱情,公域的乡愁

一篇有关“上海女孩跟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吃第一顿就要分手”的帖子在春节期间被网友持续关注。这位女孩春节到男朋友的江西老家过年,却把男朋友家的晚餐...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师拒礼后的“来日方长”有何内涵)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