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骏/漫画
先“试用”再签合同;试用期成“随意期”;说炒就炒,辞退理由“莫须有”……进入十月,不少明年要毕业的大学生已投入到找工作之中。对七百万数量之巨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来说,工作“试用期陷阱”值得关注。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工作试用期频现程序违规、超期设置、待遇打折等诸多怪现象,更为某些用人单位获取“廉价劳动力”提供了理由。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杨少文介绍,“猎狐2015”已经抓获556名犯罪嫌疑人。28日-30日,由公安部、江苏省公安厅联合主办的第二次“外国驻华执法联络官基层行”活动在苏州举行。杨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