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个时候,在外漂泊的游子,不管什么状况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与家人团聚过年。他们在自己的家乡,用心品年味,细心看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感受着家乡发展的日新月异,感受着不断前行的时代足音。他们身处异乡,却依然心系家乡发展,并为家乡送上了最美好的祝愿!
中央电视台浙江记者站记者高珧:
“希望家乡建设更美好”
当大家纷纷收拾行李踏上回家的旅程,开心的和家人围坐一起吃着团圆饭,身为央视记者的高珧却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回家过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这句简单的话里既流露出了对家人的思念,又满怀着对家人的歉意。从事新闻工作六年来,与家人聚少离多对他来说都已经成为习惯。“坚守是我的工作职责,只要工作需要我,我必须义无反顾。”高珧表示,能够从事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让他觉得庆幸,更珍惜和热爱这份工作。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发生在鲁甸的6.5级地震,当我们感到现场后,身边是无数死尸和前方不断的塌方。”高珧告诉记者,现场报道时突然发生余震,看着对面山上极速滚落的石头,大家纷纷跳入水中避难。“如果当时余震再大一点,对面的山体极有可能发生倒塌,而我们所在的营地也就不复存在。”由于经常奔走在新闻第一现场,面对身边时刻发生的危险他也早已司空见惯。他说,“只有不断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新闻人。”
虽然身在异乡,但依然心系家乡,他时刻关心着章丘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每次回来都能感到章丘的一些变化,街道被打扫的很干净,道路两边一幢幢新建的高楼拔地而起,一股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唐人中心、台湾美食城也让我感到章丘的商业氛围愈加浓厚,作为在外的章丘人我感到非常自豪。”高珧表示,章丘正在飞速发展。但是距离现代化城市还有一定差距,希望我们章丘的明天会越来越好。”(记者 张岩)
临沂大学大四学生孙一鸣
“毕业后我一定回章丘工作”
“看到家乡的变化,我觉得无比欣喜。大学毕业后我要回到章丘,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力量!”绣惠街道的孙一鸣同学如今正在临沂大学读书,说起对章丘的感悟,她侃侃而谈,语气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
孙一鸣今年22岁,从章丘四中考取的临沂大学,“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我就大学四年级了,再有几个月就要大学毕业了。”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发自内心地感悟说,大学近四年来,她每次回家探亲,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尤其1月10日那天,她有幸成为市民寻访团成员,到全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等项目现场进行观摩,看到章丘巨大的改变,她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看到了章丘闪烁的正能量,感受到了青春跳动的气息。感悟最深的,就是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章丘一中的整改扩建,章丘四中建设新校区,初高中积极引进各类优秀的教育资源,提高师资力量,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在大学学的是师范专业,今春我会回到母校章丘四中实习。家乡巨变坚定了我回到家乡的信心,也激起我毕业后为家乡做贡献的斗志,我一定要回到章丘,不负厚土养育情,将来为章丘的教育事业奉献个人的绵薄之力!”
(记者 孙继广)
外省游子李培:
“家乡的交通真叫人舒心”
今年30岁的李培打小就生长在江苏徐州,因父亲祖籍在章丘普集镇,他每年都会陪着父母回趟家乡。看到家乡的面貌一年一个大变样,李培感到特骄傲。今年腊月二十八,李培与父母回章丘老家过春节,他对记者说出了心中的诸多感慨。
“近几年回家乡,我感到最舒心的就是交通的便利!以前回老家都是先坐火车到济南,再从济南转长途客车来章丘,回一趟家要折腾七八个小时,现在坐高铁就可以直达,2个小时就到了,省时又省事,太方便了!”李培告诉记者,出了火车站很快便能打上出租车,乘公交也更加便利。“新建成的客运总站真叫一个漂亮、大气,可以跟济南的客运站相媲美了,我爸妈都说这才叫做高大上呢!”
在看过了城区的新变化后,李培回忆起了小时候来城区逛的情景。“那时说是中心城区,其实就是汇泉路这一段还相对繁华,居民小区很少,城区绿化面积也很有限,购物、娱乐的去处少得可怜。”李培感慨道,“这几年再到城区逛逛,发现几乎认不出原来的样子了,以前的老街区拓宽了道路,增加了更多的绿地和植物,新建的购物、娱乐、休闲综合体时尚现代,风格迥异的居民小区鳞次栉比,城市中心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大,城区周边的道路崭新、宽阔,园林绿化也做得恰到好处,让人心旷神怡。
(记者 李菲菲)
部队军人乔凤众:
“家乡,越来越美啦!”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29岁的乔凤众,2009年告别军校学生生活,只身来到潍坊某部队,续写他的军旅生活。虽然身在异乡,但依然心系家乡。此次春节回家过年,家乡的每一个变化在他眼里都清晰而巨大,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年一世界”:章丘更有现代化大城市的味道了,农村的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5年了,家乡变化真大呀!城区高楼林立,街道宽阔洁净,城市功能配套日臻完善,足以见得咱们大章丘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章丘的巨变让乔凤众十分惊喜,同时也感到振奋和自豪,“家乡环境变美了,现代都市建筑拔地而起,从市区到各乡镇的交通也变得十分便利,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幸福城市。章丘,的确今非昔比。”
“希望自己能为部队奉献更多力量。”乔凤众告诉记者,在部队,训练再苦再累他都不怕。离家五年的他,唯独那思乡之情常常侵蚀着他那坚强的心。在万家灯火的大年夜中,他唯有握紧钢枪,当好兵、站好岗,将对家人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里。谈到对家乡的期盼,乔凤众目光笃定地表示,“希望章丘的明天会更好!”说到自己的新年愿望,乔凤众则说很简单,“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家人身体健康,朋友工作顺利,也希望战友再立新功,希望明年还能回家过年。”(记者刘文)
有梦想的北漂青年纪海晓:
“家乡的变化好大”
“家乡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放假回来转了一圈,感觉好多以前没有的东西现在在章丘都能买到了,生活变得非常方便。”在北京已经工作了两年的纪海晓告诉记者,当初大学刚毕业就直接去了北京,这几年回家乡的时间非常少,今年回来感觉变化真的太大了,高楼大厦明显多了许多,最感兴趣的还是文博中心,迫不及待地去参观了一下,真是非常的好。
今年刚刚跳槽到了京东商城的纪海晓事业有了不小的进步,他表示,想在北京多锻炼一下,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等到时机成熟了,就回家乡来创业,将更好的理念带回来。“现在看到自己的家乡变化这么大,感到非常自豪,等明年一定带自己的女朋友到处转转,让她爱上咱美丽的家乡。”纪海晓对记者说,在外面工作累了的时候,就会打开手机看看相册里家乡的各种美景照片,既能够放松自己,也能缓解思念家乡之情。过几年等自己成熟了,必须回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也可以好好的把没有去过的地方再去逛一下,在这里也借助晨报这个平台,向家乡的父老乡亲,同学朋友拜个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记者宋远飞)
新闻推荐
■ 记者 姚付林 27日,山亭区店子镇的贺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他告诉记者,为避免机动车行驶速度过快,镇上前段时间在唯一的红绿灯南北路段安装了减速带,令他苦恼的是,减速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