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全城找录取通知书,“正能量”为何不感人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6-08-2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刘雪松

20日,有陕西媒体给读者讲了个“正能量”的故事。故事说,大学报名前三天,陕西镇安县一名女生将西安交大的录取通知书弄丢了。悲催的是,女生小胡根本就记不清是在何时何地弄丢的,里面还有银行卡、身份证等。

消息传开,镇安“全县总动员”,一场寻找失物的爱心行动迅速展开。环卫部门更是在第二天一早赶紧通知环卫外包公司、所有环卫工人、垃圾填埋场的工作人员,对县城所有的垃圾桶、绿化带以及门店住户进行走访寻找。最后有热心人给小胡打来电话说,她捡到了失物,于是物归原主。

整个故事,按传统的思维,没有一个角色不感人,尤其是环卫部门。酷暑炎日之下,150多名环卫工人将垃圾桶里的垃圾倒出来,进行人工重新捡拾。垃圾填埋场也将两天来的所有垃圾用挖掘机挖开,人工用小锄子进行寻找。

放在以前,这故事肯定暖得人眼眶都会一热,但现在网友连点个赞都吝啬,并且把一股子怨气发在女大学生头上,表示为这个丢三落四的女生的智商和责任心深感“捉急”。

网友埋怨女大学生,其实是心疼这些烈日炎炎之下折腾了一天的环卫工人。要说智商的话,镇安全县的“总动员”中,似乎都缺了一根实事求是的筋——大学录取通知书是有备案的,真丢了,西安交大不会将女生拒之门外;银行卡、身份证也是可以挂失补办的。动用150多名环卫工人把全城的垃圾翻了个底朝天,“正能量”是充沛了,但公共资源却浪费了,老实巴交的环卫工人们的汗水白流了。

网友们的指责,话糙理不糙。甚至刨去糙话之后,网友所表达的对于环卫工人的心疼与体谅,倒是让人体会到了心头一暖的那份情感,以及满满的正能量。这在我看来,反倒是透过新闻最有嚼头的“能量守恒现象”。

为什么新闻中的主角、部门与机构,以及报道这则新闻的媒体,他们呈现的“正能量”,反倒在网友眼中成了“负能量”?我想不是人的秉性不同,而是今天人们看待“正能量”的视角不同。“正能量”的核心内涵是人性的闪亮,但有时候,闪亮的人性却不能够更好地起到激励人的效果。这是因为,朴素的人性被标签化、形式化,反而失去了人性的光芒。

不过,还是应该感谢满腔激情的“扩散”者,感谢烈日下翻了一天垃圾的环卫工人。网友不是对正能量不买账,而是对这一纸录取通知书在寻找过程中被标签化了的“正能量”的一种反感与厌恶。有句话说,形式主义害死人。我要说,形式主义也会降低“正能量”的格调与传播效果。爱心与激情需要保留,但同时需要抛弃的,是这个时代对“正能量”落后的审美观念。

(据8月21日《钱江晚报》)

新闻推荐

宜宾一起重大贩毒案一审宣判 10名被告人获刑

10名被告人获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全城找录取通知书,“正能量”为何不感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