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挠痒痒”式罚款难遏违法乱象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6-09-0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河南巩义市有人举报称,该市青龙山慈云寺景区内的水库旁,有人在砍伐林木后,侵占1845.5平方米土地建成别墅和农庄。当地国土资源局两次按照“非法占地一平米处罚3元”的标准处罚,仍未能阻止非法占地行为。

砍伐景区林木、非法占地一平米才处罚3元,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处罚太轻微了,根本戳不到被罚者的痛处。无疑,这种“挠痒痒”式的罚款,不但毫无威慑力可言,反而让从严执法沦为一句空话。不客气地讲,这既是对不法行为的放纵,又是失职渎职的体现。个中因由,不能不耐人寻味。

尤其令人惊讶的是,据报道,处罚书下达以后,慈云寺景区内的违法建筑并未拆除,反而一直在扩大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三栋楼房,每栋楼房高三层。这就足以说明,无视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不法分子,压根儿就没把“挠痒痒罚款”放在眼里,甚至对不痛不痒的“处罚”早已产生了“抗药性”,以至我行我素,无法无天,肆意妄为。

究其原因,对一些职能部门来说,所谓的行政执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私欲膨胀的“老鼠”违法的胆量。

毋庸置疑,如果执法者依旧对违法行为“心慈手软”或畏首畏尾,那么,边罚边犯的咄咄怪事会层出不穷,从而使执法陷入尴尬的境地。就此而言,对公然违法者,不罚他个倾家荡产,不足以儆效尤。

总之,离开了动真格,不及时完善法律,法律非但无威可发,也让法治很受伤。所以,任何时候,只有捍卫法律的尊严,不让法治在人情、关系和利益博弈面前败下阵来,才是建设法治社会的有力保障。

——据《北京晨报》 和法堡/文

发生如此荒唐的事,违法者自然应受到谴责,但是几次的警告或处罚没有起到作用,并非是违法者“财大气粗”,而是违法成本实在太过低廉,甚至比不上如今地价的一个零头。隔一段时间交一次罚款便可以安心地继续违法,虽说仍有“罚款”的名义在,其实质早已不复了。

执法人员本应是公共利益的守护神,怎么如今却被违法者们牵着鼻子走呢?有关部门的回答是:由于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标准具有明确的规定,执法大队只能依法进行处罚。本应该作为严格处罚武器的相关法规,如今却令执法人员的行动变得束手束脚。处罚判决书变相成为能够违法的“通行证”,甚至亦可成为反驳再次上交罚款的“有力证明”,一件不称手的“武器”仿佛成了隔靴搔痒的“痒痒挠”,真是令法律斯文扫地。

我们常说执法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但“武器”不对,就斩不到“蛇”的“七寸”上。相比不断催促、处罚,抑或是对重复处罚畏首畏尾,不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一次见效”上。既然对相关法规的漏洞心知肚明,那么有关部门便不应该对此不理不睬,直到问题越发严重。规定是死,但人是灵动的,在相关法规没有修订之前,难道就只有罚款一途而无其他有效手段?用一种不起效用的处罚方法来对违法行为进行治理,导致违法行为畅行无阻,其实质也是一种惰政。

——据《京华时报》 陈之琪/文

新闻推荐

爱“唠叨”的班长

□张健“冷轧切边给料机实际下料量与设定值有2—3公斤的偏差”、“给料机出现偏差,这个时候就更要精心操作了”……秋日的一天,攀钢钒业公司钒铁作业区配料操作室,冶炼丁班的班长唐宪和配料工曹莉萍...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挠痒痒”式罚款难遏违法乱象)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