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打着治病、强身、养生的旗号骗取老年人钱财,老人被骗又往往忍而不发——防骗,养老路上的必修课

来源:今日周村 2016-10-14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栋

小时候,父母常常教导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然而长大后,年迈的父母却似乎忘记了自己曾经对孩子们的教导,很容易轻信他人的“甜言蜜语”,成为骗子们行骗的重要对象,而保健品和医疗器械往往是重要领域。这些夕阳余晖中操劳了一生的老人们,一旦上当,除了遭受钱财损失,更将遭受不小的精神打击。

“免费午餐”背后是“请君入瓮”

只要来听课,就有塑料盆、酱油、肥皂、白糖等各种日用品相赠。难道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今年5月17日,区工商局接到的群众举报,在北郊镇有一伙人挂着“进社区送健康巡回演讲”的横幅,每天早上不到七点,便召集四、五百人搞讲座,而这些免费礼品的背后可能是兜售假药。

“这药是用西藏纯天然鹿鞭、蝮蛇等精制而成,可治疗多种老年疾病。”第二天早上7点,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正绘声绘色地讲向场下群众宣扬自己的灵丹妙药。在这处空场上,挤了大约500人,其中不少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后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白大褂”所宣传的灵药是一种名为“鹿蛇胶囊”的保健品,每盒40粒胶囊,标注售价298元。但对于自己的灵药,当事人却无法提供能证明该保健品标注内容的证明材料。由于当事人涉嫌虚假宣传,执法人员当即对其宣传销售行为进行制止,并现场扣留了用于宣传和展示的样品,同时对现场参与听课的人员进行了宣传教育。所幸当事人尚未来得及卖药便被查获了。

记者从区工商局了解到,目前关于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消费纠纷有增多趋势,其中我区一老人受骗金额竟然高达1万余元,尽管如此,但真正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市民却寥寥可数。

“糖尿病好多年了,一直吃药,后来有人卖电磁疗仪器,说的天花乱坠,最后动心了,花了1000多块钱买了一套,结果一点事不管。”家住航东生活区的市民王家华老人谈及自己的经历很是懊恼,害怕子女们数落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敢和孩子们说。

熟悉的陌生人最难防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因为购买保健品而被骗的例子时有发生,既然屡见不鲜、时有耳闻,为何还是不断会有老人继续上当受骗?对此,记者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和采访。记者发现,多数老年人都比较倾向于相信他人,再加上骗子们的花言巧语以及对产品的精心包装,让老人们极易上当受骗。另外,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开始增强,此时,无论是退休赋闲又没有太多精神寄托的老人,还是身体患病希望早日康复的老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健康长寿,他们会对各种“神奇”疗法更加信赖。

而一些江湖骗子和“专家”就会利用老年人的这种心理,通过各种免费义诊和健康讲座的形式,取得老人们的信任,然后再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欺骗。然而,老人们却往往将这些花言巧语的骗子们视作亲人一般去信任,甚至发生冲突时会超过对家人的信任度。“药房里面卖几十块钱的药到了骗子那就能数百甚至上千元,可是我妈却偏不信。我妈那里现在有酵素、深海鱼油,有的说抗衰老,有的说增强免疫力,还有的说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都是些保健品还都成了灵丹妙药,可我妈现在就迷这个,纯属心理作用。我现在去我妈那里要是不和她谈这些保健品还好,一谈就吵架。我看她那点退休工资最后非得让骗子们都给弄去不可。”谈及母亲对于保健品的依赖和对骗子们的信赖,市民王卫红有太多无奈。

此外,记者发现,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的孤独感为骗子们行骗提供了便利。骗子们利用讲座的形式,将老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或者同病相怜,或者找到了关于健康的共同话题。而骗子们服务殷勤周到,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让老年人倍感亲切,难以设防,很容易被这些熟悉的陌生人就骗了。

老年人该如何防范

无论是借用“免费”的诱饵诱骗老年人购买产品,还是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误导老年人,最终结果都是骗取老年人的钱财。那么面对老人容易轻信对方、封建迷信思想重、易发善心等特点,又或者说是弱点,又该如何提醒他们防骗呢?

日常生活中,子女们应该多关爱老人,加强与老人的沟通,如果不在父母身边也要多打电话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状况,提醒其掌握科学的消费知识,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高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身体患病的老年人也要记得切莫有病乱投医,不要相信所谓的专家和免费体检,想要看病和体检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专门诊断,切不可轻信街头巷尾身穿百大褂的游击“医生”和所谓“专家们”的“权威结论”,甚至部分患者的“现身说法”,因为有种人叫“骗子”,还有种人叫“托儿”。

区工商局工作人员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要注意仔细察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是否标注齐备,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确定产品的保健功能;购买保健食品一定要到直销店或正规销售商店购买,不要轻易购买上门推销或无固定场所推销商的产品。同时要妥善保存好购物凭证,并仔细检查发票上记载的商品名称、数量、单价、总价与实际是否相符,所盖公章字样与经营者名称是否一致,以便事后维权。

新闻推荐

学历越来越高、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婚姻和爱情的要求变高——适龄青年晚婚渐成常态

□本报记者孔令海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如今我们身边的“大龄男女”好像多了不少,忙工作的、忙学业的,就是不急着结婚。11月11日“光棍节”,不少市民在朋友圈、微博里吐槽自己是“单身狗”...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着治病、强身、养生的旗号骗取老年人钱财,老人被骗又往往忍而不发——防骗,养老路上的必修课)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