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罗永昌 本报记者 冉韬
近日,记者了解到,潘集公安分局古沟、贺疃、祁集、芦集四个派出所,在信息化实战应用中,充分发挥信息化引领警务,推动公安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给警营再添新动力。
信息化应用 助推警务工作提档升级
11月10日上午11时许,古沟派出所所长潘明波利用在逃人员信息网进行梳理辖区在逃人员时,发现刚刚才被上网追逃的逃犯曹某入住辖区某宾馆,他立即组织民警赶至现场并将其抓获。
当天下午2时许,古沟派出所民警又获悉,今年28岁的男子陈某长期吸食毒品,他们立即前往陈某家中,将其抓获。根据陈某交代的线索,下午4时许,民警先后将吸毒人员张某、许某抓获,经尿检,3人均呈阳性,经讯问,3人对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通过这两起案件,记者了解到,该所负责人对基层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所长亲自抓,每月召开所务会议调度工作进展,把信息采集和信息化应用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内部通报,纳入绩效考核,切实把责任落实到每位民警身上。
由于信息化应用助推警务工作提档升级,该所在潘集公安分局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被评为“执法零过错、群众零投诉、队伍零违纪”先进基层所队。
安装监控 提升治安防控能力
11月14日凌晨1时许,潘集区贺疃镇杨园村一居民家被盗,价值近万元的首饰不翼而飞,天亮后失主赶紧报案。
贺疃派出所民警闻讯后,迅速通过案发现场附近的视频监控确定嫌疑人并将其抓获。据了解,这只是贺疃派出所通过监控破案的一个案例。
据贺疃派出所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份开始,贺疃派出所辖区的农村视频监控启用。民警除了以往的车巡、步巡外,还可以坐在监控台前视频巡查,进行全天候安全监控和交通管控。
前几年,贺疃派出所辖区因地处三市、四县区结合部,居民家中时常发生被盗案件,群众意见很大。今年年初,派出所准备安装监控探头时,一些群众还不愿意,认为仅凭几个探头就能将案件降下来,怎么可能呢。现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盗窃案大幅下降,偶尔发生的几起盗窃案件也被民警依托监控一一破获。
警务微信平台 服务更加便民
今年以来,芦集派出所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在芦集镇政府和潘三矿的大力支持下,在监控探头全覆盖的基础上,还以互联网微信平台为载体,大力拓展网络警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挖掘警务管理创新的新思路,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的新举措。
11月13日晚8时许,芦集派出所民警在互联网微信平台上巡查时,发现一条“潘三桥头北侧有十余人聚集,不时有人打电话,情绪比较激动”的微信视频。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发现双方已发生肢体冲突,民警及时使用催泪喷射器将涉事双方隔离后带回派出所,及时制止了一起群殴事件。
11月14日下午3时许,在潘三矿上班的陈某在微信中向民警试探地询问,自己的身份证不慎丢失,但户籍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回原籍办理非常麻烦,是否能在芦集派出所就近补办身份证?
民警得知情况后,立即通过公安警务信息系统与该职工的户籍所在地取得联系,在确定信息无误后,很快帮其补办了身份证。事后,陈某激动地说:“派出所民警开通警务微信平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普通百姓。”
部门联手 打信息化警务合成战
今年以来,祁集派出所积极探索信息化主导警务工作新机制,联合上级情报部门整合警力,打造信息化合成作战警务模式,初步实现了案前预警防控、案中快速合成打击、案后总结改进的紧密衔接,使各类案件办理速度得到大幅提升,辖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11月10日,祁集派出所依托情报部门的大力支持,成功破获系列盗窃沿街店铺案件23起,抓获犯罪嫌疑1人,涉案价值10万余元。
据潘集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潘集警方始终把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打造公安工作升级版的突破口,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科技强警”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个目标,更是新形势下助推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动力。通过开展一系列改革创新,潘集警方要实实在在担负起公安机关各项职责,传递公安队伍肩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保一方平安的时代正能量。
新闻推荐
期有幸拜读了费孝通老先生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感受颇丰。通过费老先生质朴的笔触和深刻的理论,让我感受到了乡土之味,也让我透过乡土之味思考这质朴的本质。&nbs
——《乡土中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