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借贷平台异军突起,为大众创业、消费、旅游等提供了各类资金,而网贷平台也慢慢将手伸向了大学校园。从2014年开始,趣分期、分期乐、等多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你只需动一动手指,简单地把你的个人身份信息、学籍信息线上提交,你就可在短期内贷到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的网络贷款。
在校园网贷出现之初,很多学生借贷的目的很简单,在“想买的东西太多”与“手里的钱太少”的情况下,分期消费平台的出现使得他们的消费变得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缓解了大学生们的资金压力,所以网贷在众多大学生的支持下逐渐做大,网贷的类型也变得更多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台,让很多有着“先消费,再还贷”消费观念的大学生陷入了一个“借贷—消费—消费—还贷”这种债台高筑的恶性循环,对于他们来说借贷的一时爽快,换来的是往后漫长的还贷,借了高额数目无法还贷被催债的学生更不在少数。
很多身陷网贷泥潭的大学生都是因为一时的贪念而走上了借贷的路,而此的欲望会越来越大,大学时期正是人自尊心明显增强时期,而且大学里的特殊环境也使人非常看重名声、地位。
然而,如果不顾自己的现实条件过分追求外在的东西来满足自尊心是虚荣的表现,这样很可能会迷失自我,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最切实避免网贷陷阱的办法就是在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消费,因为虚荣心进行无谓的消费只能增加你的负担。
网贷平台作为一个借贷中介,在更多情况下是放贷人在操控着,他们不可能替大学生着想,毕竟对于放贷人来说这只是一笔交易,他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钱收回来。但对于很多放贷人来说,由于很多大学生无力偿还,大部分都变成了坏账。所以除了大学生方面,网贷平台如何评估借贷大学生的还贷能力,如何完善大学生借贷审核程序也十分重要,而不是盲目地为了扩展市场,将所有大学生都圈进来。
□转自搜狐网
新闻推荐
《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半年多以来,尚未有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保护令能否挡住家暴?
□本报记者李栋通讯员孙娜曾经家暴对许多当事人是件羞于启齿的事,随着今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家暴不再是“家务事”,而是从“家庭私事”变成了社会问题,既关系到家庭成员的人身权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