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细微之处见真功 ——丝绸路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纪实

来源:今日周村 2016-09-2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莹

“现在的小区路平坦了,有了停车位和路灯,彻底告别了以前下雨淌泥、车辆乱放和夜晚摸黑的不便,我们正一天天感受到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真是越住越舒心。”在丝厂西宿舍住了17年的居民吴翠芬这样告诉记者。

这是丝绸路街道近三年来提升改造的第三批老旧小区。丝绸路街道地处老城区,辖区内汇源小区、米河社区、市南生活区等多个小区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配套不完善,还有部分破产企业的宿舍楼区处于失管状态。在这些老旧小区内,乱搭乱建、道路损毁、车辆乱摆、垃圾乱堆、治安无保障,种种乱象给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期盼改造的呼声日渐高涨。

从2013年改造市南生活区开始,三年来,我区累计投入3300余万元,丝绸路街道先后改造了市南生活区、汇源小区和米河社区等17个老旧小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普遍拥有了平坦畅通的道路、干净整洁的环境和规范有序的管理。汇源小区告别了原来的“南泥湾”,无人管理的米河社区变成了居民口中的“小香港”……居民们都高兴地说:“这是政府带给我们的‘家门口的幸福\’!”

这份幸福既来自群众的支持配合,也饱含了街道、社区干部的辛苦付出,是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的结果。老旧小区改造虽然不用拆迁,但丝毫不比平地起高楼省心。需要改造的小区,往往都是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象丛生的地方。如果不拆除乱搭乱建,就没有敞亮的道路,没有公共停车位,没有安放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如果不清除私人菜地,就没有公共绿化;如果不清理乱堆乱放,就无法保持小区的整洁美观。然而改造过程中,居民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态:希望周边生活环境改善,又不愿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损,这就给街道和社区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好事必须办,再难也要干。”丝绸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苏瑞刚告诉记者,“我们要求干部无论在哪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细致,用心完成每一项工作,把群众的好事办好。”

汇源小区内既有原建国拆迁安置户、区房管局管理的公房,还有住宅合作社管理的平房和散户,是丝绸路街道辖区规模最庞大、情况最复杂的生活区。改造之初,街道就抽调人员组成四个工作组,进门入户向辖区居民宣传改造计划,动员居民主动自拆乱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由于小区违建数量多,“圈地”情况复杂,有些违建经年未用,还得给违建找“主人”。为了让居民配合工作,工作人员张贴出施工规划和效果图,让居民了解小区“改什么”和“怎么改”。 街道分管城建的副主任冯涛说:“张贴出规划和效果图以后,不断有居民主动咨询违建拆除和小区改造的问题,我们就一遍遍地讲解,直到他们满意为止。”为及时反映居民诉求,不让问题积压,街道每天召开一次调度会,相关人员对违建拆除和小区改造情况进行通报,然后安排部署一天的工作。细致入微的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当年10月,汇源小区共拆除违建207处,清运建筑垃圾13000立方米。

细致工作改变的不只是环境,还有人的心态。“有不少老旧小区是以前企业的宿舍楼,企业破产后职工下岗、小区失管,许多居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冯涛说,起初与他们接触时,有些居民有抵触情绪,认为单位已经破产,工作都丢了,小区再怎么改造和自己无关,各人关起门来过日子就行。为了让居民转变观念,工作人员想尽了办法。汇源小区一住户在买房时就带着一处违建铁皮房,改造中他坚持不拆。工作人员就天天往他家跑,反复做思想工作。后来,他们在聊天过程中得知该住户的母亲瘫痪在床。“当我们和他聊起他老母亲的时候,这个年过四十的汉子竟然哭了,还拿出了酒,边喝边和我们诉说家中的不易。”就这样,工作人员和该住户成了朋友。在第16次登门时,该住户主动提出要拆除自家违建。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是群众的居住环境,改造效果好不好,群众意见最重要。米河社区改造时,有居民反映地上储藏室的斜坡太陡,不方便推着车辆进出。街道了解这一情况后,经过实地查看,发现斜坡确实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随后立即和区住建局、设计院等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协调返工事宜。经过修整,一个个便于车辆进出的斜坡重新立在了储藏室门前,居民们无不拍手叫好。

老旧小区不能只“改”不“管”,维护和巩固改造成果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此,街道引进物业管理公司进驻米河社区和丝织一厂大院等处,为居民提供安全防范、清扫保洁、绿化养化、停车管理等专业化服务,让居民享受到更多实惠与便利。“以前没有监控,汽车经常被刮蹭,还发生过自行车被盗的事。”米河社区居民李大爷对记者说,“现在安装了监控,小偷都不敢猖狂了,我们觉得更有安全感了。”

“‘住\’是关系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所以老旧小区改造重在细致。除了改造小区硬件设施,街道还将结合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统筹考虑软件设施,规划文化宣传设施,构建和谐社区环境,使居民真正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苏瑞刚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棚户区动迁的长行样本

□本报记者王娟李栋“咔嚓咔嚓……轰隆!”9月24日上午,在青年路街道长行社区5号巷,伴随着挖掘机发出的阵阵轰鸣,一座画着“拆”字的房屋应声倒下。这标志着长行社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由签约阶段进入搬迁...

相关新闻:
棚改工作火热推进2016-09-23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细微之处见真功 ——丝绸路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纪实)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