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木里县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主线,按照“围绕稳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科学发展构和谐”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狠抓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巩固发展党的队伍、科学培养选拔党的干部,使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藏区和谐发展的坚强堡垒和脱贫攻坚战的骨干力量。
组织建设保稳定
切实加强对各阶层、各民族优秀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大规模抓好党员队伍教育工作,党员队伍建设整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进一步推进“勋鲁”(优秀青年人才)党支部、“若松”(老党员)党支部,“贡巴嘉德”(驻寺)党支部三个支部建设建设。
发挥县委党校“主阵地”作用,用好设在3个片区党工委的县委党校分校、用活设在29个乡(镇)的流动党校教学站、用足设在113个村的流动党校教学点,全面整 合资源建立113所“农民夜校”,充分发挥29个“若松”党支部、11个“贡巴嘉德”党支部、29支马背宣讲队的作用,邀请县级领导干部、党校教师、专家学者、县委讲师团成员等作为教学人员,以大村单独授课、村组联合授课和送学到村、送学到组(点)等形式开展宣讲2千余场次,培训党员、群众6万余人次。
扎实开展“软乡弱村”集中整顿暨基层党组织“分类提升”大行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先后下发《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等学习资料2万余册(份),发送手机短信、微信简讯2万余条,张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传标语300余幅;先后开展党务培训5批次,培训党务专兼职人员1000余人次;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各类学习讨论600余场次,参学人数15000余人次。
大力开展爱国守法、民族团结、感恩奋进、理性信教等宣传教育,引导党员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将思想高地牢牢把在手中,凝聚起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思想共识,造出各族群众“牵手跟党走、牵手谋发展、牵手创和谐、牵手奔小康”良好发展氛围,僧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工作局面逐渐形成。
每年坚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群众直接接受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开展的党的政策法律、民族团结进步、现代科学文化、文明新生活知识等宣传教育。从根本上增进和巩固了广大藏区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感情,为推进木里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感情基础。
干部建设促奔康
坚决选用听党的话、高举旗帜跟党走,能够为创新发展作贡献、能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各族干部、各级领导干部。
县委制定下发《党员发展计划》,对全县各级党组织发展党员的数量、结构等作了明确规定。推广“五荐四定三公示两及时”发展党员模式,把好党员入口、管理、处置“三个关口”。2016年,全县共发展党员510名,其中女性党员127名,少数民族党员400名,35岁及以下党员375名,大专及以上学历81名,党员总数达到8470名,党员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及时充实藏区干部人才队伍。2016年从乡(镇)“四类人员中”选拔乡镇副科职领导班子成员14人,通过公开考试招录乡镇公务员9名(其中选调生2名)、县级部门公务员2名、县级部门参公人员7名、县级部门事业干部1名、乡镇事业干部20名,通过考核将48名大学生村官转聘为乡镇事业干部、64名特岗教师转聘为乡镇学校教师、4名“三支一扶”人员转聘为乡镇事业干部、1名“三支一扶”人员转聘为乡镇卫生院医生、2名农村定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招聘为乡镇卫生院医生;以引进木里县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为重点,通过公开考试、赴外考核招聘专业技术人才39名。
着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人才发挥作用、锻炼成长的主战场。2016年,依托上级组织部门和浙江、攀枝花等援藏平台,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挂职锻炼等措施,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不断提高藏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依托县委党校举办12期培训班,培训干部人才1106人次;选派149人次赴外培训,选派9人到省直部门、攀枝花市挂职顶岗锻炼。
结合换届实际,及时调整充实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县长同时担任双组长,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等担任副组长,69个县级部门和29个乡镇“一把手”为成员,顺利交接脱贫攻坚“指挥棒”,实现不因换届人事调整影响脱贫攻坚指挥体系正常运转,确保持续有力抓细抓紧抓实脱贫攻坚工作。
出台《木里县脱贫攻坚“五个一”联系十条规定》,31名县级领导、92个帮扶单位、113个驻村工作组、107名“第一书记”、83名农技员与97个贫困村结成一对一帮扶,全县829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近5000名干部职工直接联系帮扶56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形成“牵手脱贫、携手奔康”的攻坚局面。建好用好党员服务队伍,58支机关专业技术服务队、113支马背服务队、268支摩托车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为民、惠民、富民、安民“四民”活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全面强化“联户联僧”活动,400多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与14座寺庙僧人及其家庭“一联一”“多联一”结对子,全年发放慰问资金、慰问物品共计10万余元。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换真情,确保全县计划脱贫的18个贫困村“出列”,1043户贫困户、4585名贫困人口“脱贫”。
本报记者 兰年尔轨 胡正清 马楠 张丽君 杨洁
新闻推荐
◎李晓亮2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该《实施意见》要求,对刑事案件中采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物证、书证程序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