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伟德(职员)
超市遇到走失小女孩,本想好心帮她找家人,却被赶来的孩子父亲当成人贩子殴打。事实澄清后,女孩家属已给两位女士道了歉,赔偿了医药费……没想到第二天网上到处都是她们(两位女士)当天挨打时的视频和照片的帖子,标题是《城固抓到两个人贩子》。(2月23日《华商报》)
因疏忽而丢失孩子,内心的急切与焦虑不难想见,然“失而复得”的欣喜,却没有转化为对好心人的感激,反倒是为宣泄情绪“自行其是”,把“好心人当成了人贩子”不说,还拳脚相加而暴力相向,而“不明真相群众”也义愤填膺群起攻之,让“单打变成了组合拳”,再加上网络不良言论的传播,让好心者不但身体受伤,精神上也受到严重打击。怎么会这样?
有人说,都怪人贩子太多,让好人被误会;也有人说,都怪好心人方法不当,“不会做好事”;也有人说,都怪法律太软,对人贩子打击不力……然而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跟群体的理性不足有关系。让做好事者既要有勇于做好事的气度,又要有善于做好事的智慧,这对他们太过苛刻。由人及己,因“智慧不足”或者“方式不当”付出的代价,何尝不是整个社会的道德之痛与信任之患?
其实,这一幕真的可以避免。即便是真的人贩子,也有不被暴力伤害的权利。孩子家长本可以报警,把辨别真伪的事情交给专业机构和执法部门,而非“自以为是”动手打人,围观者更不应“随意附和”,不去制止暴力反而是加入暴力。让人忧心的是,这时候并没有人站出来说:“大家别动手,打人违法,还是找警察来吧。”
其实,以道德捍卫和权利保护之名,越过道德底线和法律边界,粗暴伤害道德、法律,导致秩序的混乱,才是当下严重的一个社会问题。
有关“这个社会究竟怎么啦”的追问,其前提应当是“我究竟怎么了”的扪心自问。一个人若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合理、合法和合规的方式,那么正当的理由反倒会助长人性之恶,成为践踏规则的诱因。真正道德而文明的社会,必然由理性的人群所构成,对人负责才会对己负责,公平待人才会获得公平。而要做到个体的理性化,就离不开对道德底线的遵守,对法律原则的遵循,对由此造成的后果的敬畏。
两位被打的好心人尽管表示会“不改初衷”,但也表示她们会“变聪明一点”。这次终生难忘的伤害,注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某种意义讲,无理性的冲动,哪怕有“正义”的标榜,既帮不了自己,也帮不了别人,只能带来伤害,导致“我该如何”“我能如何”的公众迷惘。
新闻推荐
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此,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负责人接受采访,就《意见》有关情况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