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孙满五岁了,长得虎头虎脑,聪明可爱。虽然相隔了不少年岁,但我们却是彼此的玩伴。我每天下班回家喜欢和他厮混,他也喜欢跟我纠缠。在祖孙俩的玩耍中,因一些认知上的差异,难免要产生不少“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不少斗智斗勇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就说吃零食吧。喜欢吃零食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孙子也不例外,每当经过商场超市、小商店门口他就迈不开步。但不是所有零食饮料都可以买而食之的,特别是那些五花八门的儿童食品饮料,五颜六色好看好玩,不过都有添加剂防腐剂,让大人们很不放心。可偏偏是这些添加剂食品饮料,牢牢吸引着孙子贪婪的目光。
常常是在买与不买零食,特别是买与不买那些有严重添加剂防腐剂嫌疑的食品饮料,孙子和我开展了无数次较量,上演了无数次“智斗”(样板戏《沙家浜》里的一个片段)。外孙让我妥协掏钱的办法有多种,通常是直接挑明他喜欢哪种食品饮料,我要吃我喜欢吃;或者干脆把自己看中的东西抓在手里,再眼巴巴地看着你,甚至赖在地上,嘟着小嘴不开腔也不起来。更有智慧的办法,就是进行说服动员,摆出各种购买的理由,比如那食品饮料如何口感好、营养好,也不知他的理由从何而来。为了证明自己理由的成立,还搬出哪个小朋友的爸妈或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就买过这种零食饮料的有力证据,言下之意当然明白;或者说自己嘴巴渴了肚子饿了小腿走不动了,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叫你的心在他的要求下慢慢软化。有时他也理直气壮,说自己最近表现如何好如何乖,很听爸妈的话,受到幼儿园阿姨表扬,帮助家里做了家务等等。说千道万,就是要把自己看中的东西要到手。
面对小家伙的歪理正理,有时彼此僵持不下,急得我满头大汗,恨不得把那个顽皮的小脑瓜子给揪下来。我当然也有自己应对的办法。和孙子散步时,尽量少从超市或商场外面经过,以免勾起他吃零食的欲望;一旦祖孙俩身陷儿童食品饮料的重重包围之中,就首先跟他说清楚,哪些东西可以选哪些不可以选,如果选了不该选的东西,一是我不会掏钱,二是吃了后果严重。如果遇上他蛮不讲理耍赖不走,那就做出独自往外走的样子。小孩子最怕大人丢下他不管,也就哭兮兮地跟了出来。跟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引导他关注一些感兴趣的东西,让他破涕为笑,忘记买零食的事。
和外孙厮混,还有个棘手的难题就是看电视。外孙最喜欢看《猪猪侠》、《海底救援队》之类的卡通片,现在的电视安装了机顶盒后又可以点播这类节目,偶然的机会给他播放了几次,没想到外孙这就上了瘾,回到家就嚷着要看动画片,一看起来就没完没了。过去他弄不懂怎么开机搜索还好办,现在自己已能熟练掌握整套程序,监控起来就更难了。外孙每次要看的理由和表现,跟买零食大同小异,也是五花八门难以对付。过分的是说看两集,两集完了还闹着看,常常让你大眼瞪小眼,束手无策。
这类节目不是不能看,关键是看的时间不能太久。如何才能做到让小孙子适度地观看点播卡通片?也是一件很费脑子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尝试,我们的办法有如下一些:尽可能安排室外活动,带他到院子里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他缠住不放,那就限制观看的时间,每次不能超过两集,短的最多三集。再就是屡试不爽的注意力转移法,适时和他一起做游戏或者玩玩具,给他讲故事也听他讲故事。另有一个绝招,就是把看电视和开展行为习惯教育相结合,实行个人表现积分制,把他做家务、管理玩具、帮助小朋友、尊敬客人长辈、上课作业认真等等进行打分,表现积累到一定分数才可以提要求,否则一切免谈。此外多引导他观看教育类的卡通片,看了以后进行知识提问,答不出问题不准看。同时,用手机下载一些《黑猫警长》等卡通故事,买回一些趣味性强的幼儿读物,引导他听故事看连环画,激发他的想象力,比看电视也要好许多。
总之,和“好吃嘴加玩伴”的外孙厮混的过程,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其间有不少烦恼,但更多地是陪伴一个小生命茁壮成长的幸福和快乐。
新闻推荐
“元宝红烧肉”肥肉入口即化,瘦肉嫩而不柴,是一道我们家传三代人的最爱。现在的“元宝红烧肉”配方,是根据我家“熊孩子”的口味作了多次调整的,孩子不喜欢偏咸的,喜欢略带甜味的,为此我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