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科技部发布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第三项进展——揭示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制,是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1级校友韩斌院士带领团队的研究成果。
为了揭示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安徽师范大学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韩斌和黄学辉研究组与中国水稻所杨仕华合作,对17套代表性杂交水稻品系的10074份F2代材料进行了基因型和表型性状分析。相关研究结果以长文形式发表在2016年9月29日《自然》上。他们因此系统鉴定了与水稻产量杂种优势相关的遗传位点,并将现代杂交水稻品系鉴定为3个群系,代表了不同的杂交育种体系。他们发现,虽然在所有杂交稻中并没有完全相同的与杂种优势相关的遗传位点,但在同一群系内,都有少量来自母本的基因位点通过不完全显性的机制对大部分杂种的产量优势有重要贡献。这一发现将有利于进行高效的杂交优化配组,以快速获得具有高产、优质和抗逆的杂交品种。 记者 李婷维
新闻推荐
1.60 经销商库存系数再度回到警戒线之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对外发布2017年1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数据显示,1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
1.60经销商库存系数再度回到警戒线之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对外发布2017年1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数据显示,1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60,环比上升95%,同比上升62%,经销商库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