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为果州人“飞天”传闻拨云见日韩愈:人生处万类 知识最为贤

来源:南充日报 2017-03-03 10:44   https://www.yybnet.net/
"> " target="_blank">●本报记者 陈冠霖

先看一位唐朝“倒霉蛋”的简历:他2岁成孤儿,12岁时抚养他的兄长去世。21岁起连年参加科举却名落孙山,24岁终于登进士第。25岁参加吏部组织的博学宏词科考试,失败;26岁时再度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又失败;27岁时第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结果还是失败。但是,这位坚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倒霉蛋”不气馁,终于在28岁时由他人举荐,正式踏入仕途,在今后的人生中又扛起“古文运动”大旗,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这个勤奋刻苦的“倒霉蛋”就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韩愈,他执着地相信着“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的人生信条。在人云亦云的环境里不改初衷,而那一次人们的焦点就在果州南充县(今南充)。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一凉亭

3月1日,记者来到市西山风景区的栖乐山景区,在山顶热闹的游乐设施间有一个凉亭,其间坐落一个雕像:一位身着绮罗的妙龄女子手抚琵琶,优雅地骑着一只腾云驾雾的展翅鹤鸟。

在雕像下方刻有“大唐贞元年间,果州城西有女谢自然驾鹤飞天”的故事。相传,家住果州城西的谢自然自小聪颖怪异。果州刺史李坚久闻其名,登门看望攀谈,引为知己。后来李坚在金泉山(今栖乐山景区、另一说万卷楼景区)修筑石室两间供谢自然修行。“相传在谢自然65岁那年的三月初三,她腾空而起,飞向天际。”市西山风景区管理局旅游营销科科长杨娟告诉记者,因此产生了飞天仙女谢自然的传说。

在栖乐寺下方“读易记”石刻处,由明代人题刻的“飞仙洞”至今依稀可见。记者从市地志办了解到,唐朝的确有一位名叫谢自然的人,南充市也有飞天仙女谢自然的传说。

而谢自然65岁“飞天”那年,26岁的韩愈还忙着备考吏部组织的博学宏词科考试,寻找着人生出路。那么,他们两者间有什么联系呢?韩愈写有一首《谢自然诗》,第一句是“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

这位“传道受业解惑”的古文运动排头兵,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此惑何解?

知识最为贤 敢言人之所不敢言

“韩愈是唐代有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正统思想的捍卫者。”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世明介绍,韩愈为人正直不屈,敢说“群臣之所未言”的话,这份正气在他的传世作品中多有体现,同样也体现在《谢自然诗》里。

“在古代通讯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谢自然‘飞天\’一事被传得沸沸扬扬。最终传到当朝皇帝耳中,皇帝还褒扬了此事。”杨世明解析,周围很多人相信飞天仙女谢自然的传说,尤其是皇帝、官员也是如此,但是韩愈却不这样认为,因此他写诗否定这件事。

从《谢自然诗》中,我们可以得知韩愈当年究竟听说了什么:谢自然住处突然出现云雾,天空中隐隐传来天乐一般的巨大声响。尽管还是白天,天空却突然变得昏暗,刮起的阵阵凌风显得萧瑟,紧接着五彩祥云遮住了果州城上空,里胥(村长)把此事报告给官员,果州官员们驱车带领官吏前往谢自然的住处,那里早已围满看热闹的人。但是人们在谢自然住处仅发现她的衣物,却不见其人。人们都说谢自然飞天了,言之凿凿传播到其他地方。“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韩愈听说此事是什么态度?“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从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韩愈是不相信的。“韩愈认为,人处于万种物类之中,以读书与见识最为高尚。”杨世明分析,韩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从时代背景看,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衰落、藩镇割据、宦官弄权,他要维护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他一生也致力于复兴儒学,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就是复兴儒学。所以韩愈写《谢自然诗》一方面是维护儒家正统思想地位,另一方面是突出学习与知识的地位,规劝世人不可迷信。“这种尊重知识,强调个体意识的思想,在封建时代十分难得!”

“另类”思想似强光 照亮历史天空

杨世明表示,要辩证看待飞天仙女谢自然的传说,因为这也是南充市历史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记者从市西山风景区管理局了解到,该局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搜集发掘西山文化,撰写有《西山故事集锦》,其中就收录有《栖乐灵池》和《飞天仙女谢自然》两则与谢自然相关的传说,并打造有“谢自然飞天”雕像、“读易洞”和“飞天石”等景观。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飞天仙女谢自然的传说具有广泛影响,不仅在当时是一个热门的“社会新闻”,更对一些地名产生了影响,例如南充栖乐山、高坪区鹤鸣山、广安鹤栖山等地名均与此传说有关。

有人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形象地说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人类进步和提升的无形动力。在信息多靠口口相传、盛行天人感应的封建社会,韩愈的《谢自然诗》颇显“另类”,这种“另类”思想恰似一道强光,刺破果州迷雾,照亮历史天空。

每个历史阶段都会出现一些“另类”思想家。如果把这些“另类”思想家聚在一起,他们便是中华文明思想智慧的集合体。中华文脉的血液在他们的思想中不断传承、延续、开拓。

◆作品选登

谢自然诗

韩愈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凝心感魑魅,慌惚难具言。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檐楹暂明灭,五色光属联。观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茫茫八纮大,影响无由缘。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驱车领官吏,氓俗争相先。入门无所见,冠履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山林民可入,魍魉莫逢旃。逶迤不复振,后世恣欺谩。幽明纷杂乱,人鬼更相残。秦皇虽笃好,汉武洪其源。自从二主来,此祸竟连连。木石生怪变,狐狸骋妖患。莫能尽性命,安得更长延。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来者犹可诫,余言岂空文。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伦。寒衣及饥食,在纺绩耕耘。下以保子孙,上以奉君亲。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噫乎彼寒女,永托异物群。感伤遂成诗,昧者宜书绅。

◆作者简介

韩愈 (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新闻推荐

文庙街道 多措并举保障食品安全

本报3月2日讯(通讯员张琪)为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近日,文庙街道积极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以“四个到位”为抓手,多措并举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到位。该街道安排人员在超市、...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为果州人“飞天”传闻拨云见日韩愈:人生处万类 知识最为贤)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