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传承雷锋精神 细数身边的感动

来源:马鞍山日报 2017-03-05 15:07   https://www.yybnet.net/

在这个初春,含山县运漕镇杨谢小学河北教学点教师汪开宽成为中宣部命名的50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之一。对于河北村村民来说,这位28年不离不弃将学生当成自己孩子对待的村小老师,就是身边的“雷锋”。雷锋离开我们已经55年了。如今,“雷锋”不仅仅是老照片中那个手端钢枪、头戴棉帽的憨厚小伙,也是一张张在我们人生困厄之际帮助过我们的平凡面孔。

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我们寻遍一江两岸,找到了这样一群“普通人”——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在这座城市的多个角落播种着同一份善意。“他”的名字叫雷锋,你也可以。

采写:记者 季晨辰 余萍 慕继平 陈义山 苏自山 胡晓华 实习生 董雅薇  ■统筹:记者 王燕

?

凤金林:热心社区事 增进邻里情

在雨山区向山镇北山社区,有一个公开的“秘密”。

桥头新村16栋的空巢老人刘古腾生前患有精神疾病,失散多年的儿子一直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牵挂。然而,在他离世的前几年,却时常能收到来自“儿子”的平安信,这成为他的最大慰藉。“其实我们都知道,那从邮局取回来的信根本不是他儿子写的,每一封都是老凤一笔一画写下来的。”居民们说。老人去世后,“老凤”还将老人的骨灰送回了故乡,圆了老人“落叶归根”的念想。

“老凤”是北山社区的普通居民凤金林,因生活困难,他家享受低保政策。他常念叨,“从下岗到病退,一直是党和政府支撑着我家的生计,我能做的就是要将这份感激化为能量去帮助他人。”就这样,他为社区做了30年的“服务员”。

“老凤,麻烦帮个忙啊!”这是凤金林最爱听的一句话。这么多年来,大家眼中这个“笑容温和,语速缓慢,戴着厚厚的眼镜,像个知识分子”的老凤,是“楼长”,也是“雷锋”。谁家碰到了麻烦事,他都上门去给人家做工作、搭把手。不仅如此,他还一直义务打扫居住地的公共厕所,公共水管、水龙头、灯坏了他都自掏腰包,其他居民受到感染,也自发轮流做清洁,楼上楼下、社区里外变得干净、整洁、清爽。

一年又一年,社区里200多户人家,在凤金林“穿针引线”的用心服务下,融汇成为一个大家庭。

?

张国孝: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撑起安全伞

在湖东路三小,张国孝是个“名人”,无论是师生,还是家长,说起这位编外的银发辅导员,都是满满的敬意。

故事要从2013年说起。湖东路三小2013年被列为农民工子弟学校,在校生80%以上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父母或打工,或做小生意,不能及时来校接孩子放学。无处可去的孩子们只能在学校周边转悠,有的还在马路上相互追逐打闹。

“湖东路车多人多,对这些孩子来说,存在安全隐患。”新岗三村退休老党员张国孝看到后,心情很沉重,他想一定要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于是,张国孝找到了湖东路三小和学校所在的梨苑社区,表示愿意在放学后义务照看这些孩子们,希望社区和学校给予支持。最终,由学校提供场所、社区组织“五老”志愿者走进校园共同管理和辅导的方案得到一致赞同。2013年9月,湖东路三小整理出一间教室设为“平安快乐驿站”,专门负责接纳不能按时回家的孩子,以张国孝为首的“五老”志愿者每天下午3点半准时走进驿站,义务辅导孩子们写作业,陪伴大家看书或做游戏,直到孩子们一个个被家长接回家。

近4年来,尽管每每回到家都是一身疲惫,但看着孩子们安全快乐地成长,张国孝倍感欣慰和自豪。

?

丁凯:用爱心让空巢老人“不空心”

“中爱助老中心吗?我想吃点鱼,你们能不能为我做好了送来?”3月3日上午,中爱助老中心的“电子保姆”接到博望社区一位老人的求助后,立即安排人手到市场上买了条鱼,烧好后给老人送去,而这条鱼除了鱼本身的价钱外,烹饪、送餐上门等费用助老中心全部免费。

“人总有老的时候,我也是从自己的家庭受到启发,看到空巢老人对家人的那份爱的期盼,决定创办这个助老中心的。”中爱城乡助老中心负责人丁凯说。

2015年11月底,丁凯和妻子倾其所有,在博望区博望镇租了一处民房,经过改造后,一家民办公益性的助老中心开始对外运营。中心聘请了10名助老员,和电信部门合作建立了居家养老信息呼叫终端。空巢老人们在这里可以下棋、打牌、打麻将、看书读报、看电视、康复健身,助老员们陪他们聊天;针对病残空巢老人,中心则为他们免费安装了“电子保姆”,按绿键可求助,按红键即求救。“根据呼叫终端记录,助老中心成立一年多来接到居家空巢老人咨询、求助、求救14000多次,平均每天30次左右。”丁凯介绍,在求助者中,有要求买米买菜的,有要求打扫卫生的,有要求帮助腌菜的,更多的是空巢老人要求助老员上门陪他们聊天,该中心都会一一满足。

目前,丁凯夫妻俩为这个助老中心已经投入80多万元。“看到空巢老人在这里开心的笑脸,我很满足。”丁凯说。

?

马宁:关爱留守儿童的“编外校长”

3月3日下午,和县历阳镇龙华小学留守儿童之家里热闹非凡,“编外校长”——和县历阳镇太平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马宁与孩子们分享雷锋的故事。每年3月,他都会走进留守儿童之家,给孩子们讲雷锋故事,义务开展心理辅导讲座。

2012年8月,从中南民族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马宁,成为和县历阳镇龙华村大学生村官、村书记助理。在繁忙的工作中,马宁发现村里有不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出现了心理健康等问题。“我要利用自己的所学特长,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助力!”马宁说,当年11月,他与村“两委”干部顺利举办了“关爱留守儿童加强心理教育”系列讲座活动,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

为帮助龙华村部分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成绩,2013年7月,马宁又联合其他4名大学生村官举办和县大学生村官暑期留守儿童辅导班,一直延续至今,效果十分明显。后来,他又招募16名志愿者对66名留守儿童进行辅导,“暑假课堂”已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乐园”。

为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留守儿童,马宁还多方联系协调启动了龙华村“安国怀乡”奖学金项目,截至目前,已资助特困学生54名,资助金额达10800元。

?

周大伟: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提升人生价值

3月3日下午,含山县环峰小学少先大队辅导员周大伟带领部分高年级学生,一起来到学校附近的街道,开展了“学雷锋”义务清理路边“牛皮癣”活动。“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明白,学习‘雷锋精神\’,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平凡的小事做起。”周大伟说。

今年32岁的周大伟做事总有一股激情,助人为乐是他最愿意做的事。去年底,作为学校志愿服务队队长,他组织同事们开展了“暖冬行动——点亮微心愿”活动,老师们认领了学校贫困生的微心愿,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春天般的暖意。这些年,周大伟一直积极参加助学助困爱心义卖、清理河道垃圾、义务植树、文明交通劝导、环境卫生大扫除、组织学生参加植树等多项活动。

作为一名教师,周大伟对学生们的成长十分关注。在他的学生中,有一个小男孩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不太合群,参加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经过深入了解,他知道小男孩父母早年离异,家境贫困,父亲在上海打工,只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后来,他爷爷病逝,奶奶身体也不太好,小男孩开始出现逃学现象。于是,周大伟常和男孩单独沟通交流,并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课。在他的关心和帮助下,小男孩逐渐对学习和生活有了热爱,六年级毕业那天,男孩含着眼泪说:“我一定好好学习,不会辜负您的希望。”

?

钱美:拾金不昧树榜样

2月20日上午,两名乘客将一面“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市公交集团123路驾驶员钱美手中,赞扬她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感谢钱美师傅的热心相助,你们马鞍山公交驾驶员真是活雷锋啊!”失主陈先生激动地说。

2月16日下午,驾驶员钱美在发车间隙打扫车辆卫生时发现座位上有一个挎包,她打开一看,包内有一千多元现金和两条香烟等物品,她想肯定是哪位粗心的乘客遗忘在车上的,于是她又细心地检查了一次,看能否发现可以联系到失主的信息,仍一无所获。钱美想到失主现在一定万分焦急,于是她立刻将此事汇报给了公司。

事有凑巧,失主陈先生是池州市石台县小河镇人,当天他是坐火车来到马鞍山,又乘坐公交车到文天学院。当发现挎包不见了,他还误以为丢在火车上,身无分文的他在公交底站一筹莫展,看到钱美准备发车,就上前问道:“师傅,我的包刚刚丢在火车上了,能否借我两块钱坐个公交车?”钱美一看,这人不是刚刚坐过我的车吗,仔细一问,才明白他所丢失的包正是自己捡到的包。当陈先生接过失而复得的包,既惊喜又感激,执意要给钱美200元以表谢意,被钱美婉言谢绝。于是,他特意定做了一面锦旗,向钱美表示感激和谢意。钱美表示,作为公交驾驶员,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样做。

新闻推荐

七九九片区棚改工作正式启动 “我们跟着政策走”

棚改启动会,住户们前来听听棚改政策。91岁的王大爷眼睛不好使,拿着棚改宣传手册听工作人员介绍。李阿姨一边听棚改情况介绍,一边看看新楼盘打算买新房。七九九厂的菜市。本报讯(杨兴华记者段晓娟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传承雷锋精神 细数身边的感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