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是“网络诚信消费无忧”。日前,中消协秘书长常宇接受记者采访,围绕改善网络消费环境、强化网购社会监督、创新投诉受理方式等方面,介绍了今年消费维权重点工作。(3月13日《人民日报》)
网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网购市场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交易额逐年上涨。如何让消费者网购更放心,不应仅仅是今年消费维权主题,还应成为一种常态动作,做到常态化规范管理。事实上,网购更放心,在给消费者权益以更全面保障的同时,也有利于电商行业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
网购作为一种快速兴起的新生事物,能否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监管,离不开法治环境的优化和诚信体系的建立。我国的电子商务仍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着标准不统一、平台建设滞后、诚信度不高等问题。加快《网络零售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立法进度,使网络购物驶入法制化轨道,使网上购物的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法可依,已显得刻不容缓。
强化网购监管。近年来,由网购碰瓷随即催生出了职业维权师、职业差评师、职业退货师等职业,近段时间成为网上热议的一个主题,他们利用信用等级对于网店的重要性,以维权为口号,通过网购碰瓷,进而对店家实施敲诈勒索。现阶段,在职业维权合法性法律法规尚无界定,网购法规尚不完善,网络消费者个人维权成本高、取证难的情况下,亟须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网购市场监管,进一步维护网络市场的正常交易。
打造网购信用体系。网络购物等新兴流通业态快速发展的根基之一是良好的信用体系,网购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切不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当前国内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建设并不健全,仍有较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一方面,还应该出台更多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商家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合理权益;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应该建立一个覆盖监管机构、自律组织、商家、买家的体系,一个有效的诚信评价、监督、处罚体系。
说到底,如何让消费者网购更放心,不仅是一道善治考题,也是一次产业转型的新使命。消费者利益无小事,尤其在网购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当下,一方面要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通过降低物流成本等方式,清除抑制消费的障碍,提升民众的消费意愿;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改善消费环境。我们相信,在有关职能部门的重拳整治之下,网购交易市场将变得更加有序规范,消费者网购不仅买得放心,且用得舒心。
新闻推荐
本报都安讯(记者/冯辉通讯员/覃宗华)都安瑶族自治县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妇女创业扶持力度,激发妇女创业潜力和动力。截至3月5日,都安注册登记市场主体1.5万余户,注册资金65亿多元,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