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卖20颗卵子获25000元报酬。近日,媒体报道了一个地下卵子市场,女大学生小雨(化名)在一间私下改造的“手术室”里,接受了人工取卵手术。当记者再次与小雨联络时,发现QQ聊天窗口的在线提醒已从“4G在线”变为“iPhone7Plus在线”。小雨说:“我是真的缺钱,没办法。”
(3月31日《健康时报》)
每每看到女大学生“卖卵换机”的消息,总会让人生出怜悯和愤懑交织的心态。这些出卖自己卵子的女大学生,一般都是通过中介来完成取卵、出售的过程,而在这些中介的嘴里,取卵只是一个小手术,“绝对没有风险”。
地下市场的中介们正是靠着“安全、简单、赚钱快”的幌子,吸引急需用钱的女大学生上钩,而她们恰好又抱着“偶尔取一次没关系”的侥幸心理,在利令智昏之下撤下了身体和心理上的最后一道防线。
人工取卵真的没有风险吗?在医学专家的眼里,人工取卵不但有风险,而且还存在多方面的风险。
女性每月只排一颗或两颗卵子,那么中介为了多取卵,就会给女性服用促排卵药物,这可能会导致事后女性异常排卵,形成高危妊娠,对母婴的安全健康有所影响。其二,服用促排卵药之后的女性,往往流产率、早产率、胎儿死亡率都较之正常怀孕的女性要高很多,并且在日后怀孕分娩时发生风险的概率也大大提高,危及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像小雨这样的大学生或许并不知道这些危害,才会轻信了“绝对没有风险”的谎言,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当前学校健康科普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很多女大学生根本无从知道这种行为背后的风险。
不过,仅仅靠健康教育就能让这些女大学生悬崖勒马吗?或许没那么简单。即便没有“卖卵换机”的“生财之道”,也还有裸贷等陷阱等着她们往里跳。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裸贷生意,一度流行于部分女大学生当中,她们为了一盒眼影、一套护肤品,就拍下裸照,交出亲朋好友的各种信息和资料,最后不仅要偿还数倍、数十倍的高利贷,也把自己置于被迫卖身的危险当中。对于这样的风险,又与健康教育有何关系?
这些女大学生不惜卖卵子、打裸条、玩裸聊去赚钱,说她们“不谐世事”,讲得通吗?她们觉得,能拥有一个名牌包、一台苹果手机,比自己的身体还重要,这意味着她们的“三观”已经发生扭曲。因此,她们缺的不只是健康科普教育,还有“三观”教育。
新闻推荐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①因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知识,疏忽大意或采取不安全的操作动作而引起的事故,另外,还有管理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