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脱贫不返贫产业作支撑

来源:池州日报 2017-04-07 06:00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徐婷

屋舍俨然,青山巍峨,连缀成片的茶地间不时有农人劳作……初春时节,行走在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一幅淡墨素描山水画卷渐次展现在眼前。

近期,虽然气温偏低、雨水偏多影响了茶叶生长,导致今年春茶采摘时间推迟,但村民夏光和却一点都不担心。站在自家6亩茶园里,看着茶树冒出的一个个小嫩芽,夏光和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这种气温偏低、雨水多的天气,对茶叶营养成份的积累有好处,茶叶的品质会更好,估计炒好的新茶至少能卖到115元/公斤。我家加入了村里的茶叶合作社和食用菌合作社,茶园每年有8000元收入,再加上种植平菇的2万元,光伏发电的3000元,还有田地,一年下来能有近4万元的收入,已经脱贫啦!”脱贫后的夏光和如今搬进了砖房,他打算下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坚决不再返贫。

七都镇河口村,村辖17个村民组,共1608人。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畅,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是石台县重点贫困村之一。近年来,河口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制定了“整村推进”工作三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通过积极争取,筹集各类项目资金400多万元,成立了黄牛合作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茶叶合作社,发展贫困户社员,带动村民增收脱贫。建设村集体茶厂、培育管理集体林场、实施光伏电站项目,打破了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的现象。

“每年,茶叶合作社社员平均每户收入达1.5万元,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平均每户收入达2万元。通过产业发展,村里2014年完成9户35人脱贫,2015年完成66户196人脱贫,2016年完成55户157人脱贫,贫困村出列。”说起扶贫成果,河口村文书徐年发如数家珍:“同时,村里协助村民搞养殖发展、小型茶叶加工、青檀种植等,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

比脱贫更重要的是巩固脱贫。经多方协调,河口村又迎来了两件喜事:3月份,河口村新开垦茶园100亩,鼓励村民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同时,规划在食用菌种植基地建设立体大棚,提高产量。

随后,记者来到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十几名村民正忙碌着建设立体大棚,一片繁忙的景象。“以前,村里只种植平菇,如今建设大棚和增加香菇种植,能提高产量和土地利用率,且香菇价格贵,一时销售不出可以烘干,效益更高。”徐年发说。

今年38岁的周金宏,父亲因交通事故导致全身瘫痪,自己腿脚不便,目前在村里一家木材加工厂打杂工。“因为缺乏技术,只能在加工厂做杂活,每天能挣75元,但因为患有脚伤,工作相对有些吃力。”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村里计划香菇大棚建好后,安排他到香菇种植基地工作,不仅比在工厂干活轻松,每天不低于100元,还能学习种植技术。

得知这一消息后,对于未来,周金宏充满了希望。“看着周围人渐渐增收致富,我也充满了信心,决心好好在大棚里干活,学习技术,以后有条件了也加入香菇种植的行列。”

周金宏的想法也是河口村所有村民的共同心声,有了产业支撑、政府扶持,帮扶干部与村民齐心协力谋发展,昔日的贫困山村已经拿到了“金钥匙”,正缓缓打开致富之门。

新闻推荐

绷紧安全弦 筑牢防火墙

奔赴现场。整装待发。时刻准备着。全力扑救。消防员出动。争分夺秒。四公镇开展森林火灾扑救演练。紧急扑救。1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应急能力仁寿县开展2017年森林火灾扑救应急演练本报讯(记者梁昊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脱贫不返贫产业作支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