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
酷暑时节,走进豫南大别山腹地的商城县,黄柏山、西河景区的旅游一片红火。
商城县县委书记李高岭说,***不能“单打一”,既要拔掉“穷根”,又要找到“富路”,要推动农民精准脱贫、稳定致富。
“我这13个香菇大棚一年的毛收入有60多万元,纯利润有20多万元,带动村里40个贫困户脱贫很有信心。”站在自家偌大的香菇大棚里,吴河乡漆中湾村返乡创业大学生、瑞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少东说,“村里还要拿出专项扶贫资金与我合作,现在香菇市场销路很好,我也懂技术,村里和贫困户的投资回报没有问题。”
通过 “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带动贫困户产业脱贫,是商城县***“组合拳”的招数之一,县长周哲形象地称之为“产业树”。他说,该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树干”,合作社为“树枝”,贫困户为“树叶”,利用到户增收扶贫资金,把零散的种植养殖等产业,转化为有组织、有分工的产业化经营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带动贫困户脱贫能力。
目前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社有1100多家,已形成粮油、茶叶、油茶、食用菌、脱毒红薯、中药材、麻鸭、生猪、乡村旅游等18种扶贫 “产业树”,带动农户8万余户,对五保户、低保户外的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发展全覆盖。
为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无人办事、无力办事、无钱办事的难题,2015年以来,商城县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支部37个,新增基层党组织62个,新发展党员1100余人,基层组织堡垒作用明显加强。从中直、省、市、县选派到村的146名“第一书记”,为村级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目前共争取项目143个,争取帮扶资金4600余万元,切实改变了贫困村的面貌。全县还成立了24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中110个贫困村全部建立,为壮大村集体实力,增强贫困村自我脱贫能力奠定了基础。
伏山乡里罗城村曾经是个交通闭塞的典型贫困村,现在已建成远近有名的美丽乡村示范点。顺着蜿蜒的公路一路前往,沿途屋舍俨然,风光优美,紧挨的农家乐、茶场、宾馆,昭显商业服务功能正趋完善。村支部书记陈功姚说,里罗城村连续举办了两届民俗文化节,吸引周边10余个县区上万人前来观光。
新闻推荐
昨日,翁先生家一片狼藉,部分家具被搬走华商报记者强军摄华商报讯(记者李小博摄影强军)敲门无果,租客又无法联系,只好找来开锁公司,开门一看,屋内部分家具家电被搬走,剩余的则被故意毁坏,墙上还有辱骂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