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与职业体育一度有不少难以协调的矛盾:对职业运动员而言,是选择接受地方体育征召参赛还是选择自己的职业赛事,是个“鱼与熊掌”的问题。如今,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两者的矛盾相对消解,无论是全运会相关项目合理地安排赛期,还是地方体育局“政府购买服务”,都让全运会与职业体育的关系逐渐融洽,从“松绑”走向“互助”。
在中国竞技体育重要赛事排行榜上,奥运会毫无疑问排在首位。但随着体育产业、职业体育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一些项目从体制内走向职业化市场,是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更重要还是去国外参加网球四大满贯抑或参加中超、中职篮这样的职业联赛更重要,或许大家的答案就不一致了。
早些年,由于奥运会、全运会的奖牌直接计入地方体育局的量化考核目标中,和职务升迁、奖金分配以及重点项目调整直接相关,因此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对全运会奖牌“锱铢必较”,不仅使得职业体育为全运会“让路”成为国内体坛的“潜规则”,还出现了服用兴奋剂、弃赛罢赛等情况。而不少职业赛事运动员因为“不情愿”被征召出征全运会,“出工不出力”的情况同样存在。
随着中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职业化的浪潮冲击着体制内的坚冰,全运会与职业体育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逐渐减少,从“破冰”“松绑”走向了良性的互动互助。虽然这样良性的互动互助方兴未艾,但竞技体育在体制化与职业化的道路中有更多的选择,让中国体育有了更好的期望和憧憬。
新闻推荐
□兴华酷暑时节,走进豫南大别山腹地的商城县,黄柏山、西河景区的旅游一片红火。商城县县委书记李高岭说,***不能“单打一”,既要拔掉“穷根”,又要找到“富路”,要推动农民精准脱贫、稳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