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我们小区附近很多中介联合起来,只要有业主卖车位,不管多少钱,中介先全部吃下,跟炒房子一个模式。他们从去年开始囤到现在,造成小区二手车位极度空缺,车位价格从13万元炒到30万元。”最近,一位网友发帖吐槽自家小区的车位价格越来越高不可攀。
“炒房有风险”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囤车位”却成了新的楼市致富经。一则,炒房本金大又显眼,“囤车位”的风险系数和回报率比炒房好很多。二则,不少城市摩拳擦掌准备推出“有车位再买车”的新政,如此一来,车位将成为更具远景意义的刚需,小本生意的“炒车位”简直成了楼市投机的首选。相较于投资股市,似乎囤几个车位放租才是发家之举。于是,对于“广州一小区最贵的停车位卖到110万元”“郑州车库最高卖到70万元”这类新闻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炒车位之暴利让人瞠目。可是,如此炒法,合理合法吗?车位是有车家庭居家生活的必需品,把民生刚需拿出来炒作显然有悖市场正义。事实上,各地早已出台相关规定,明令禁止了“囤车位”行为。问题是,对市场主体恶意“囤车位”等乱象,执法若是和风细雨,恐怕不能吓倒暴利之心。作为住房配套基础的车位,即便要单独拎出来作价,也当遵循市场法治逻辑。“囤车位”的生意火了这么多年,如果工商与住建等部门再不及时出手,中介掷千万“打包”买走小区车位的故事,恐怕真要绵绵无绝期了。u
新闻推荐
宣布设立雄安新区已有近半年时间,新区建设进展如何?新区究竟新在哪儿?未来又将驶向何方?这不仅是雄安当地老百姓的关切,更是全国上下的关注。近日,官方消息显示,雄安新区的规划出台之前,有三条原则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