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文 安琪/图
近日,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新规亮点包括:大学新生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入学后也可以申请休学开展创业。对休学创业的学生,可以单独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参加创新创业等活动以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人民网)
关于大学生休学创业,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到底大学生休学创业有哪些利弊?学生该如何选择?学校又该为休学创业的学生做些什么?
支持者
休学创业为大学生打开另一扇门
大学就像一扇大门,踏入这扇门,就开启了一段新生活。人生这么漫长又这么短暂,有些大学生则想走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想在最美好的年纪去拼搏创业,但也不想失去入学资格。休学创业等弹性学习制度的实施,无疑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大学生申请休学创业,看起来不可思议,也很难得到家长的支持,主要原因是担心创业无果影响到学业的完成。担心不无道理,但只要处理得好,就会利大于弊,甚至化弊为利。
首先,大学生休学创业有利于就业,不仅能够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提供就业岗位,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同时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国家创造财富。
其次,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创新人才,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再次,有利于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锻炼成长,克服自身缺陷,及早成熟起来,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
反对者
创业比上学重要?别开玩笑了
创业固然也是一种学习,但这种学习和我们讲的上大学,在语境和内涵上有着很大的不同。错过了这几年的大学时光,即便后来再捧起书本,延误的时光和学业还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一旦创业失败重回校园,看到昔日同学已学业有成,而自己还与一帮学弟学妹坐在图书馆,心理关肯定没那么好过。现实中,很多人一开始都把休学当成求学的逗号,最后基本成了句号。
商场如战场,创业谈何容易。虽然大学生富有创新精神,但是缺乏市场经验和社会经验,在创业过程中对前期准备、市场调查、资金筹措、产品研发、团队协助、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往往准备不足,缺乏系统的规划。就创业所需要的心智条件,特别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商和面对挫折的抗压心理而言,其实也不见得完全具备。对于大学生来说,求学的机会很难得,一朝错过很可能一生错过。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阶段的积累,会奠定此后一生的基础。
学校
政府
兼顾学生学业 服务学生创业
大学生休学创业未尝不可,但是大学生休学创业也要兼顾学业,因此学校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成立休学创业学生的学业学习培训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觉性。对于创业学生的家长,学校老师也要积极解释和陈述利弊,让家长客观地了解学生创业的好坏,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同时,也要让家长了解到,学校并不是将学生推出学校就不管了。
政府在下发文件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同时,也应该成立和完善服务创业大学生的组织。在大学生休学创业的初期,通过发放问卷等方式请专业人士评估大学生创业的可行性。对于不适合创业的学生,政府部门要出面积极引导并与学校进行沟通;对于适合创业的学生,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积极在各省市的大学城设立一些创业孵化基地,配备相应的老师进行指导。这样一来,大学生离学校更近还能积极进行课业的学习。同时,扎堆创业的大学生还能了解各自行业之间的先进经验和发展状况,分享好的创业经验,从而避免部分创业陷阱。而且,好的创业基地也能尽快地获得资金支持,也让拥有资金的社会人士少了资金无处可投的烦恼,更让大学生有足够的精力来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完善,足不出户把项目谈好,实现多方共赢。
总之,大学生创业并不是政府下发文件、高校积极响应的事,还要帮助休学创业的大学生量身打造好一条龙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落到实处,才能收到实效。
《中国青年报》:不是所有大学生都适合休学创业。
光明网:弹性学制符合教育“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但是弹性学制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更不允许打着弹性学制的旗号对学业学习大打折扣。
@大学了没:人生就是一道又一道的选择题,没有标准答案,但结果要自己承担。毕竟,休学只是手段,成长才是目的,都是为了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网友喜鹊阿小木:如果一所大学真的特别好,注重个人发展,能让大学生学到想学的东西,我想没有谁会生出休学的念头吧?这背后的问题其实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新闻推荐
□马海霞隔壁小孙两口子是一对鸡吵鹅斗的欢喜冤家,昨天晚上我听到他俩又在吵架,这次貌似还动起了手。我刚想推门过去看看,老妈一把拉住我,让我安心在家吃饭,她一个人过去看看就行了。老妈说围观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