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移动支付“延迟到账”别误导人

来源:西部商报 2017-09-14 09:30   https://www.yybnet.net/

冯海宁

去年年底,各大移动支付平台推出延迟到账服务,似乎为避免遭遇电信诈骗提供一份“后悔药”。有读者反映称,自己虽然选择了延迟到账,但依然未能避免被骗。记者体验发现,在一些支付平台,所谓延迟到账功能,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一旦被骗选择转账,钱款依然会进入对方账户,只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

(相关新闻详见今日本报AⅡ06版)

去年9月,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规定,从当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这种“延迟到账”的规定可预防电信诈骗。移动支付平台推出延迟到账服务显然也是为了防骗。然而这些平台延迟到账服务,仅延迟,无法撤回,即受骗后不能直接止付。

移动支付平台推出延迟到账服务后,曾受到网络舆论热捧。但从报道看,用户受骗后不仅打不通微信客服电话,即使打通投诉电话也无法撤销转账。这意味着,无论移动支付平台推出这一服务,还是某些网络舆论对此不理智地热捧, 误导了不少手机用户。新闻中的大三学生之所以被骗,就是因为“看到网上说设置延迟到账后,发现对方是骗子可以联系客服追回被骗的钱”。在此,笔者希望相关移动支付平台反思延迟到账服务的实际效果,也希望某些追捧者最好先体验再发声。

有律师表示,网络交易平台无权擅自返回交易,这话有道理。而在笔者看来,主要问题还是平台服务不完善:在技术层面,有能力做到延迟到账,却似乎没能力撤销转账;另外,不能及时受理用户投诉,也缺乏处理这种投诉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推出延迟到账服务意义有限,还会误导用户。

当然,除了用户可以授权平台撤销转账外,相关政策法规其实也可以进行授权。比如,ATM转账24小时后到账,就是上述通知要求并授权的。如果相关规定也对移动支付平台延迟到账进行规范,授权平台在用户投诉时可以撤销转账,就能及时防骗。最好是政策法规与用户一起授权平台,并规范平台技术服务和投诉服务,才能防止诈骗犯罪,减少用户损失。

移动支付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给各种骗子实施诈骗提供了机会。作为移动支付平台来说,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关键是,真正保障用户“钱包”安全。应该说,各大移动支付平台推出延迟到账服务的初衷是善意的,但由于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使得延迟到账服务的价值大打折扣。移动支付平台需要完善服务,将漏洞尽快补上。

新闻推荐

“延迟到账”怎么成了摆设

一家之言胡建兵去年,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延迟到账服务,似乎为避免遭遇电信诈骗提供了一份“后悔药”。有记者体验发现,在一些支付平台,所谓延迟到账功能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一旦被骗选择转账...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圆桌14年陈案昭雪2017-09-14 08:03
评论:(移动支付“延迟到账”别误导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