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姚大盛
近年来,在“拉人头”、严密控制人身自由、强制洗脑等传统手段之外,传销开始借助网络实现信息化,与非法集资、诈骗等交织,犯罪活动变得复杂化,传销人员结构变得高学历、年轻化,涉及金额巨大,发现和查处的难度增加,需要引起相关部门警惕。以警方此前查处的“善心汇”案为例,2016年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张天明等人通过“深圳市善心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高收益为诱惑,通过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渠道进行宣传,大肆发展“会员”开展传销活动,骗取巨额财物,“布施”金额数百亿元,发展“会员”500多万名,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区。(9月1日《光明日报》)
对于网络非法传销这一“新余孽”,人们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是吗?让我来捋一捋,近年来非法传销借助网络平台,打着“多层分销”“消费投资”“善心互助”“资本运作”“电子商务”“网络直销”“网络加盟”“私募基金”“股权投资”“梦幻之旅”“网上培训”“点击广告即可获利”“虚拟货币”“金融互助”“爱心慈善”“旅游互助”等旗号,没有了传统非法传销模式的上线、下线、入会费等熟悉字眼,也确实不存在或者隔着网来限制人身自由、收身份证手机、集体上大课等手段,也正因此具有更大的欺骗性、诱惑性,这些新型传销组织恰恰利用一些人对金钱的渴求心理,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愈发上下其手,兴风作浪,遥控组织成员拉人骗钱,让加入者诱使亲朋好友再行加入,尤其是盯上了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和对网络传销懵懵懂懂,却一心为了身体健康投资的老年人等群体。
更有甚者,一些境外传销组织,向境内群众推销所谓的境外产品和服务,通过境外网站用外币结算或者直接到境外交钱加入,以逃避境内法律法规和执法部门的约束和监管,行为更加隐蔽,甚至以合法、受支持的新兴互联网企业面目示人,导致众多求财者上当受骗,落到血本无归的境地,以至于望“网”兴叹,回忆起来都是泪。
然而,通过近年来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集中查办一批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传销案件,观察发现其结语大多用“蔓延速度快、涉及人员多、波及地域广、涉案金额大”等特点来概括。而这些概括性语言,又无不凸显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些网络传销都是借助了信息技术的进步而蔓延开来的。其实,这也难怪,毕竟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非法传销手段也必然会发生新的变化,网络非法传销突破地域限制,下线发展也超越了熟人范围,偶然中有必然地出现“蔓延广、人员多、迷惑强、诱惑大以及非法传销团队专业化”等新特征。
看来,网络传销的“始作俑者”都是搭上了信息技术进步的便车,治理起来难度不小。但是,为了切实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再难也得出实招进行整治,在切实提高群众守法意识和风险意识,防止成为网络传销链条的一环的同时,下力气净化网络经营环境,总结、提炼、推广打击新型网络传销违法犯罪先进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打击新型网络传销长效机制都是必须得采取的举措。
此外,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技术问题还得靠更先进、适用的技术治,既然新型网络传销搭乘信息技术的便车来变换手法伪装自己,那么勿忘用技术手段来对付网络传销,将用科技手段严厉打击网络传销作为一个基本思路也是有效惩治的应有之义,可以通过有效提升技术手段,来及时发现从事传销活动的网站、网页,着重加强对搜索引擎、社交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工具等网络服务供应商的监督规范。同时,让主管单位的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提升相关部门监管网络传销的能力,并有力地加强各部门的联合协作,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查、打、防等一体的网络传销整治体系,以便尽最大努力将大量违法传销挡在网络之外,有效净化网络经营环境,实现用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对网络传销的”水来土掩”。
新闻推荐
近日,北京、浙江等警方接连破获黑客非法入侵居民家用摄像头案件。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国的家用摄像头保有量为4000万至5000万个,其中一些存在被攻击风险。在一些QQ群和百度贴吧,有人公然售卖破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