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文闻扬/图
日前,市食药监局公布了食品抽检相关信息,抽检的219批次食品中,10批次的样本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的样本包括烟笋、玉兰片、粉条,涉及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和铝的残留量超标。
看到“此情此景”,相信不少市民对这些类别的食品,都多少有些忌惮了,选择放弃购买食用。一般来说,一种食品出现不合格,也会多多少少波及这类食品的销量,不仅对不合格生产经营者,就算是这类食品的合格生产经营者,也会受牵连遭遇一些困境和负面效应。因此,针对不合格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和合格的生产经营者都是痛恨的。而就处罚方面,监管部门已是按照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核查处置,责令违法生产经营者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彻查问题原因并全面整改。
从某种意思上说,监管部门并未狠心的一棒子打死这些食品的不合格生产经营者,给出了不少“悔改”的机会。以至于,有的生产经营者多次“犯错”,仍然有存活的可能。为此,有市民认为,食品的好坏涉及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为什么有的不合格生产经营者要顶风作案,还是违法成本不够高。甚至有专家建议,对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者应该借鉴醉驾的处理方式,一旦查出,终生禁入食品行业。看来,是时候应该有更严厉的措施来治理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者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萍)市民张女士在白银某汽车销售公司花费了十多万购买了新车,却因刹车失灵惹出了事故,车主要求该汽车销售公司免费维修车辆并给予一定赔偿。后在工商部门的调解下,该汽车销售...